短喙鳥的頑強精神
澳大利亞的一個孤島上曾生活著一群鳥,它們因有著尖而長的喙而得名為長喙鳥,靠啄食一種蒺藜的果子為生。就像人有美丑高矮之分一樣,長喙鳥也有長喙的和喙稍短的。
短喙的鳥一孵出來就被視為殘疾,母親在它們滿兩個月后就會拋下它們不管了。因蒺藜果子渾身長滿了堅硬的刺,只有長喙鳥才能啄得開,甚至連那些喙稍短的長喙鳥也啄不開,于是,每年都有很多喙短的鳥因無法啄開蒺藜的果子而餓死。
喙長的鳥一出生便有了驕傲的資本,就像出生在富人家的孩子一樣。它們眼看著短喙的鳥們被母親拋棄而餓死,自己卻得意地吃著蒺藜的果子,自由自在地在島上飛翔。
一只短喙鳥在吃完母親啄開的最后一顆蒺藜果后,它知道自己面臨著生死的嚴(yán)重考驗了。要么選擇別的食物,要么就等著餓死。它不甘心地走近一顆蒺藜果,明知自己無法啄開那堅硬的果殼,并且還要被果子上的長刺扎得鮮血淋漓,但它還是想作最后的努力。
它失敗了。它想,如果繼續(xù)啄下去,自己馬上就會死于蒺藜果的利刺下。它終于傷心地飛離了生它養(yǎng)它的孤島,決定去尋找新的生機。就在它餓得頭暈?zāi)垦5臅r候,它啄食了在淺海里游動的一條小魚,雖然它惡心得想吐,但還是將那條小魚吃下去了。慢慢地,它覺得小魚的味道其實比那種蒺藜果的味道還要好。
一時間,短喙的鳥紛紛效仿。于是,短喙鳥們就這樣生存了下來。而長喙鳥則依然優(yōu)越地吃著它們認為是天下最美的食物——蒺藜果。短喙鳥的兒女們的喙更短,為了生存,它們天天去海里捕食。淺海里的魚吃完了,就去深海里捕獵。后來,它們不但吃魚,只要是能捕獲到的小動物都成為它們的食物。在捕獵中,它們練就了一張短而有力的喙,還有一對大而強健的翅膀和一雙尖利的爪子。
數(shù)年后,短喙鳥成了海上的強者,它的名字叫鷹,而長喙鳥卻隨著那種蒺藜果的消失而永遠消失了。
天鵝的見義勇為
在我居住的馬里蘭州的東海岸,蔚藍色的海水,泛著層層波浪,舔舐著海灘,在若干礁石之中形成許多小溪和海灣。
黑雁知道這個美妙的地方,天鵝也知道這是一個好去處。秋天,數(shù)以千只的天鵝在回家鄉(xiāng)過冬的途中都喜歡停歇在這里。它們在水里嬉戲,互相梳理羽毛,高興的時候還引吭高歌,叫上一嗓子。而天鵝最美的時候,是在貼近水面起飛降落的那一瞬間。天鵝身段優(yōu)美,輪廓秀麗,動作柔和,神情悠然,盡顯優(yōu)雅和高貴。和它們混雜在一起的還有不少黑雁。黑雁雖不如天鵝溫柔美麗,但也淡雅灑脫,秀逸冷傲。黑雁和天鵝互不干涉,互不理會,彼此冷漠而平靜地相處。
每年有一段時間,這里天氣寒冷,冰雪覆蓋。就是這種天氣的一個黃昏,我妻子在面對海灣的餐廳擺放桌子的時候,忽然喊了起來:“快來看,那兒好像有一只黑雁。”
我跑向書櫥,取了一架望遠鏡。透過望遠鏡,我看到一只黑雁緊夾著翅膀,身子僵硬,它的雙足被冰凍住了。
接著,我又看到落日映紅的天邊飛來了一條白線。那是一支天鵝的隊伍。它們一字排開,由西往東,悠然展翅。領(lǐng)頭的天鵝轉(zhuǎn)身往右,于是剛才的白線就變成了一個圈。白圈由高往低降了下來,最后就落在了冰上。我心中驟然緊張。天鵝把這個凍住的黑雁團團圍住,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要知道,天鵝的喙大而有力,假若它們對這個可憐的黑雁群起攻之,黑雁的結(jié)局不堪設(shè)想。
然而,這些大而有力的喙不是啄向黑雁,而是不停地敲擊著它附近的冰塊。它們漂亮的長頸抬起來又彎下去,一次又一次,持續(xù)了很長時間。終于,凍住黑雁的冰塊只剩下身邊的一小塊了。這時,天鵝騰空而起,在黑雁的上方盤旋。黑雁仰起頭,身子往上提,很快它從冰塊里掙脫出來,站在了冰的上面。它緩緩地走了幾步。天鵝在空中注視著它。然后,黑雁哀鳴了一聲,好像是說:“我不能飛了。”立即,有四只天鵝重新降落到冰上。它們圍住黑雁,用喙刮它的翅膀,由上而下,由外至里,將裹住羽毛的冰或啄去或融化。然后,仿佛是試驗一樣,黑雁先是抖動翅膀,接著長長地伸展后再合上,如同演奏著的手風(fēng)琴。
當(dāng)黑雁能夠完全自由地舒展翅膀時,四只天鵝又飛騰升空,回到了一直在上空盤旋的伙伴們的隊伍中。然后,這支隊伍又以優(yōu)美的隊形繼續(xù)它們往東的旅行。
那只黑雁稍作調(diào)整之后,凌空飛翔,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追上天鵝的隊伍。它興奮得一路高聲歌唱,簡直像小孩子加入了哥哥們的隊伍那樣歡天喜地。
對于這個真實的故事,我不想多加解釋,但是每當(dāng)我聽說有人處在死亡邊緣,卻無人伸出援手,甚至有人站在旁邊當(dāng)“看客”的事情發(fā)生時,我總會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禽尚有見義勇為之舉,何況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