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響徹古今,不需小編多說。不過大家通常都更關心故事的男女主角,而忽視了另一個男人。
那位搶了陳圓圓,使得本來已經投降農民軍的吳三桂,調頭開山海關降清的男人。此人不是李自成,而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劉宗敏。
劉宗敏不僅是李自成的心腹部下,同時也是起義的堅決擁護者。別人也許在起義軍不敵官軍之時會選擇投降,只有劉宗敏不會。
劉宗敏堅持起義的根源,在于對朝廷的仇恨。后來他為了堅持起義,而拋棄六親,更使得他無法背叛起義。
劉宗敏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貧苦農民之家,雖然貧窮,但是闔家美滿。但可惜的是悲劇發生,父親因為官府逼租稅而上吊自殺,留下他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無以為生的母親,帶著有幼小的劉宗敏四處乞討。饑寒交迫中,母親因凍餓而死,只留下劉宗敏一人。
雖然劉宗敏后來被舅父收養,總算有了去處。但是幼小的心靈卻因為這些不幸的遭遇,開始憎恨官府和豪強。
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十二三歲時劉宗敏來到河南陜州,拜當地一位鐵匠為師學習鍛鐵手藝。經過多年的苦熬,劉宗敏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鐵匠。
憑著這份手藝,他至少不至于餓肚子。但劉宗敏始終無法忘懷年幼的經歷,所以當李自成的農民軍來到陜西藍田的時候,劉宗敏非常干脆的就投了李自成。
入農民軍后,劉宗敏作戰勇猛,很快就受到李自成的賞識。等到李自成繼任闖王之位時,他已經成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
崇禎十一年,朝廷派洪承疇和孫傳庭鎮壓農民軍。李自成在潼關大敗,妻女失散,僅率劉宗敏等十八騎突圍,后來隱匿在商洛山中。當時要不是清軍扣關,威脅北京,朝廷急調孫傳庭等人回京,李自成沒準兒真會栽了跟頭。
李自成后來東山再起,劉宗敏當得首功。他全力收拾殘兵,擴充隊伍,鍛造兵器,使得殘破的農民軍再次拉起了大旗。
楊嗣昌督師夷陵將李自成軍圍困于巴西、魚腹諸山中。在起義軍危難之時,劉宗敏毅然殺掉自己的兩個妻子,發誓與李自成共存亡。人心浮動的農民軍,因為劉宗敏而再次士氣大振。
起義軍焚燒輜重,輕騎突圍,逃奔到河南。正好當時河南大旱,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參加起義,起義軍又迅速壯大。
李自成攻占北京之時,劉宗敏也立有大功。后來他強占高圓圓,逼得吳三桂反,最后自己也因此而亡。
農民軍被清軍和吳三桂的軍隊夾擊,大敗,劉宗敏在九宮山被俘身死。死的時候三十八歲,也是因果循環了。
上一篇:鐮刀滅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