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很小的鳥,能夠飛行幾萬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它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飛落在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捉魚吃,困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睡覺。
一截樹枝,一個愿望,一份執著。
我們不禁敬仰于鳥的智慧,羨慕于鳥的簡單,驚訝于鳥的專注。智慧、簡單、專注,于人,這也是生命的三個支點吧。
一個智障的孩子,每個人見了他都會煩,不絕地在課堂上發出尖叫,讓其他兒童驚嚇不已。他的手
老師說這樣的孩子沒救了,讓他自生自滅吧。有一天,孩子發現了地上有一枝水筆,就用它在地上畫了一道線。然后,他
第二天,他繼續畫。細心的老師發現了他畫的這些線條,驚呼:“天哪,他竟然會畫畫。”
其實,這些線條并不是畫,只是一個智障兒童能畫出圓形、方形的線條,它足以讓人驚訝。
老師沒有像往常一樣奪走他手中的東西,而是在地上鋪上白紙,讓他在紙上畫;又給他
這個呆子就一直抓著他的水筆,除了睡覺之外的時間都在作畫。沒有人指導他,他的世界里只有他
十年后,他的畫被人拿到了拍賣會上,結果
他就這樣一舉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輔樂,蘇格蘭人。他的作品在歐洲和北美展出一百多次,已賣出一千多幅,每幅的售價是兩千美元。
現在許多人在感嘆一個智障的孩子竟然可以成為畫家,但是人們卻沒注意到,他之所以能畫好畫,是因為睡的時間少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全身心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