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到十年前的一幕,老何總是滿面驚恐,那天的情景歷歷在目,老何就算死了帶到棺材里都忘不了。他經常從噩夢中滿頭大汗的驚醒,因為他又看到那具扭曲的不成型的尸體,“轟”的一聲,整具尸體砸了下來,面帶不甘,早已失神的瞳孔就那么直愣愣的盯著電梯頂……
十年前的那天,陽光明媚,老何照例來到該市最有名的仁愛養老院看望這邊的老朋友。老何這個時候已經66歲了,卻身體硬朗,走起路來熠熠生輝,加上老伴走的太早,子女又不在身邊,只是偶爾回來下,所以他就每周來到仁愛養老院陪這里的老朋友聊聊天,打發打發時間。
仁愛養老院坐落在淺丘起伏,地勢廣闊,林木蔥郁,環境幽靜的半山腰上。它是個私人養老院,這里設備齊全,卻不以盈利為主,每個過了65歲的老人都可以申請入住,前提是子女不孝,不愿意贍養老人。與其說這里是養老院,還不如說是老人收容所。該仁愛養老院的孫總憑著仁愛養老院順利成為該市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也因此,孫總在該市的其他生意做的順風順水,一度成為該市的經濟支柱。
仁愛養老院共有6樓,一樓是老人活動中心,二樓是醫療場所,三樓、四樓則是老人們的房間,而五樓、六樓曾經是孫總的另一家公司的辦公室,這兩年,為了不影響老人的休養,所以關閉了,也不曾再利用起來。養老院占地面積廣,倒也可以容下200多個老人。這些老人,基本都是子女不愿意贍養,就花了為數不多的錢,把老人送到這里,從此,生死各安天命。
老何這天有點累,可能是因為昨天晚上沒休息好的緣故吧,到了這個年齡,或多或少,都有些睡眠質量的問題。所以一向走樓梯的他今天選擇了坐電梯去四樓他老朋友住的樓層。由于養老院不高的緣故,所以電梯一向都是空置的,像現在,就只有老何一個。不懂為什么,老何今天心不在焉,也許是最近子女工作上不順心的緣故讓他也心里犯堵。所以他一下子按錯了電梯層數,直上六樓,等老何發現的時候,電梯已達六樓。
電梯門緩緩地打開了,卻是暗壓壓的一片,老何的目光隨著電梯門的打開呆滯掉了。眼前出現的是一具扭曲的不成型的人體,或許已經不能稱為人了,只能稱為尸體了,就那么“轟”的一聲砸了下來。他面帶不甘,早已擴散的瞳孔直愣愣的瞪著電梯頂,還泛發著尸體獨有的臭味,熏得老何想嘔。老何想逃,但是電梯外面卻是道鐵柵欄,電梯與鐵柵欄之間的距離都很難容得下一人側身站立。看來這鐵柵欄是孫總關掉五樓、六樓的時候特地做的,防止有人上來。而尸體的下半身還在電梯外面,電梯門關不上,老何也下不去。
老何只能通過電梯中的電話與地面管理室聯系,這個時候電梯在六樓,上面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來。只有老何把整具尸體搬到電梯里來,才能讓電梯下去。老何忍著心中的那股恐懼之情,哆嗦的將尸體搬進電梯,直下一樓。
樓下管理人員、警察等一干人員早已等候多時。電梯門一打開,馬上有人沖進去,把癱軟在地的老何扶了出去。而那具尸體也很快的被送去司法機構進行尸檢。
根據尸體肌肉的松弛程度等判斷,死者已死亡七天以上,死亡原因是長期未進食,另外死者全身有多處劃痕,應該是死前掙扎過度所致。
很快,死者的身份被確認,為本市一名60歲的老人,和老何一樣,也喜歡在固定的時間里去養老院探望老朋友,卻不懂什么原因命喪養老院。在死者的子女證實下,死者半個月前出家門就一直未歸,子女只當死者在哪個朋友家留宿,也未去認真找尋,卻怎想,這一別,就是一世。
事后經過刑警的實地偵查與分析,死者的死因也浮出水面。
半個月前,他與往常一樣,坐著電梯去到他朋友的樓層。但是不小心按錯了樓層,到了六樓,電梯停下后,他看到了鐵柵欄,因為好奇心作祟,他踏出了電梯,但是這個時候電梯門卻關上了。于是,死者就被卡死在電梯與鐵柵欄的縫隙之間,進退不得。期間,他也試著去按墻壁上的電梯召喚鍵。但由于身體卡的過緊,按鍵又過遠,所以無法按到。他一直扭動著身軀試圖靠近按鍵,但徒勞無功,這就造成了尸體扭曲的情景。最后,由于多日未進食,再加上體力消耗過大,最終慘死。如果老何沒有陰差陽錯的上六樓,尸體還指不定什么時候被發現。
養老院因為此事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些影響,但由于該養老院不以盈利為主,所以一段時間后,它恢復了往日的景象。
老何經過這件事后,元氣大傷,鮮有再去養老院看望老朋友了。身體每況日下,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十年。
最近這段時間,老何覺得自己的身體越發的不行,精神也越發渾沌起來,晚上被噩夢驚醒的次數越來越多。子女工作忙,不常在身邊,老何喜靜,也不愿意雇傭保姆照顧自己。最終他做了個決定,入住仁愛養老院,那個讓他噩夢纏身的地方。子女們未對老何的決定提出任何疑議,只是表示,會按期去看老何的,不讓他覺得孤單。
就這樣,老何順利入住養老院。
當天晚上,老何的房間里面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呵呵,怎么樣,我說的沒錯吧!你還是來了”這是神秘客人的聲音。
“我是主動來的,又不是我子女送我來的。”老何的聲音略顯倔強。
“那有什么區別呢,如果你子女能常伴你左右,天天的孝順你,你又何必來這個地方呢?”對方氣勢很盛。
“要不是為了我子女著想,我早就把你做的事情抖落出去,還用的著來這邊嗎?”
“可憐天下父母心呀,可是你子女又怎么能體會的到呢?”
“不要說我了,你還不是一樣,為了留足夠的財產給你那不成器的兒子,做了這么多的傷天害理的事情,可是你的兒子又怎能理解呢。唉……”老何一聲長嘆!
那人沉默了,站了一會兒,就走了。
來人正是孫總,仁愛養老院的老板。
其實仁愛養老院并不像世人看到的那樣的慈善,它明里是養老院,背地里卻是國內最大的人體器官交易場之一,而人體器官的來源就是那些被家人遺棄的老人。老人們進入養老院,雖然衣食無憂,但每天被注射會慢性死亡的藥物。進入養老院的老人,最多可活一年,就無聲無息的死亡。五樓、六樓為一個設施雄厚的手術室,在這里死去的老人的一些有用的器官被取下,流入器官販賣市場,養老院因此盈利。被取了器官的老人的遺體,由于長期被子女淡忘,也就沒什么人過問他們的死因,養老院就直接將缺了器官的尸體送去火葬場,甚至賣給醫學院做實驗。
十年前在做筆錄的時候,老何向警察隱瞞了一個事情。當天他將那具尸體搬進電梯的時候,他看到一個人影在電梯門外一晃而過,那個時候他還以為是自己因為神經緊張,花了眼。誰知到了晚上孫總忽然造訪他家,并請求他別向警察說出他看到人影的事情。
孫總告訴老何,這個養老院是他畢生的精力所在,也是他最大的經濟來源。他那不爭氣的兒子,一點都不懂得賺錢之道,總是用自己千辛萬苦賺來的錢救濟他人。仁愛養老院就是兒子想建的,卻怎想,孫總用來從事非法勾當。孫總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拼命賺錢,到自己百年之后兒子也不用那么辛苦。雖然他知道這是溺愛,但是沒辦法,他已經習慣了為兒子包辦一切。
孫總說,當今社會,不孝事件屢見不鮮,很多家庭都把老人當成包袱,都巴不得有那么一個地方能夠收留老人,所以只要世間不孝事件一天存在,他的養老院也就一天不會倒閉。名為養老院,實為人體器官交易所的仁愛無疑成了孫總盈利最豐的場地。如果老何那天沒有上來,根本就無人知道六樓會有鐵柵欄的存在。那個身影是孫總的一個親信的,正準備過來將那具尸體處理掉的,沒想到晚了一步,還被老何看到了。當然,孫總再三申明,死者真的是死于卡死,而非自己他殺。孫總答應老何,只要他保守這個秘密,就為老何的子女找個收入豐厚的工作。這時的老何也為子女的工作著急,為了兒女的前程,他答應了孫總的條件,并信誓旦旦到自己子女孝順,一定不會將自己弄到養老院的。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吧,老何近十年來一直寢食難安,總覺得對不起那些含冤而死的老人們,他的內心也一直為那些不明不白死去的老人叫屈。所以今天他來到了這里,也許是為懺悔而來吧。
三天后的夜晚,養老院燃起了一場熊熊烈火,火勢蔓延得很快,等消防人員趕到之際,六層的養老院,已基本夷為廢墟。養老院中的200多個老人,包括老何,無一幸免。只有幾個為數不多的值班人員逃了出來,據他們回憶,火是同時在三樓四樓中的好些個房間里面燃起的,根本就不知道是誰放的火。或許真相只有那些死去的老人知道吧!
曾經繁華一時的仁愛養老院就此沒落,成為回憶深深的存在在該市人民的腦海里。為養老院嘔心瀝血一輩子的孫總也因此元氣大傷,不久即別于人世,養老院的秘密也隨著孫總的死去被埋葬。但是孫總的豐功偉績永遠被該市人民世代傳唱,也順利登上了該市的市志。
兩年后,在原先仁愛養老院的廢墟上又興起了一座新的仁愛養老院,建筑更豪華,設施更完備,據說是孫總那不成器的兒子為紀念父親所筑,依然是不以盈利為目的,每年還是會有很多老人被送到這里來,只是不懂這次這些老人能否真的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