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拿飛鴿劉
乾隆年間,京城有個鐵帽子親王爺,王府中聘了個護院的戈什(護衛)頭兒,姓董,五十來歲了,人稱董二爺。這董二爺武藝高強,心思慎密,帶著戈什們盡職盡責,偌大王府極少失盜。尤為難得的是,董二爺心存仁善,發覺“高飛綹子”(翻墻賊)潛入王府之后,并不設計捉拿,而是像轟趕鳥雀一樣轟出去便算了。
那一年深秋,董二爺親領著幾個夜班戈什巡夜,忽聽后院王爺臥房多福軒外的那株樹冠高大、枝繁葉茂的西府海棠樹上傳來一聲輕咳,大伙兒急忙從四面圍了過去,卻見一只鳥兒“撲棱棱”地從樹上飛了出去。原來是只白嘴黑尾的蠟嘴雀,這鳥兒叫聲極像人的咳嗽,因此又別名叫“咳嗽鳥”。
“飛得好,飛得越遠越好!不然,我一彈打落你!”董二爺目送飛鳥自言自語道。
這時,多福軒里傳來王爺威嚴的干咳聲——這是王爺要上早朝的信號。前院的十幾個值守白班的戈什和轎夫們也趕了過來,董二爺他們則交了令牌換班,打著呵欠各自回房休息。王爺走出房門,撩襟上轎,與此同時,王府的管家轉身去鎖多福軒的房門,卻見一條人影從軒中飛出,腋下夾著個大包袱。“有……有賊!”管家驚得一聲大呼。猝然之下,正圍著轎子前呼后擁的白班戈什們手足無措,眼睜睜看著那賊直向后花園墻下奔去。
眨眼之間,便見那賊縱身一躍上了墻,這時,海棠樹下閃出一個人來,正是董二爺,只見他手一甩,連發兩粒流星彈。那賊只感胳膊肘一麻,包袱不覺掉落下來,身子卻翻往墻外。
王爺跺著腳叫喊:“快去拿賊,將賊帶到本王面前來!”
董二爺和戈什們翻過墻外,只見墻外大街上空蕩蕩的,賊人已是無影無蹤!董二爺雙目環顧,只見離王府最近處有一家粉墻青瓦、掛個幌子叫“悅來”的客棧,不由眼前一亮,當下便帶著戈什們來到悅來客棧,一拍門,客棧掌柜打著呵欠過來了。
董二爺命掌柜將所有房客全傳過來到廳堂等待,他要“聽”出賊人!這下,不僅掌柜,就連戈什們也都個個驚奇——靠聽能聽出賊來?
不一時,睡眼惺忪、衣衫不整的上百個房客嘟嘟嚷嚷、牢騷滿腹地被叫到廳堂,可一看到董二爺他們大馬金刀地坐在堂首,都不敢吭聲了。
一盅茶后,董二爺頭上卻冒汗了,全是虛汗——很顯然,他沒有“聽”出賊!一番沉吟,董二爺茶杯一放,命掌柜引路,到客房里看看去。掌柜一臉不悅:“百多個客房,得看到啥時候?小人這生意還做不?”董二爺一笑:“只須看看閣樓上的幾間客房即可。”
掌柜沒話了,掏出一大串拐釘鑰匙,領著董二爺他們上了閣樓。
看了三個房間之后,來到第四個房間,董二爺鼻子一吸溜,手一擺:“不須看了,只這房間的房客便是賊!”
眾戈什和掌柜好不驚奇,這個房間與其他房間相比,沒多大不同,床鋪之外,有一炭爐,上面煨了個冒著熱氣的藥罐而已。
回到廳堂,掌柜翻開簿子一查,閣樓第四個房間的房客姓劉,戈什們一擁而上,將這劉房客五花大綁。劉房客連連叫屈:“你們憑什么抓我?”董二爺一笑,命一個戈什掏一掏劉房客的衣兜。戈什一掏,竟從中掏出一枚海棠果來:“這是王爺府里西府海棠樹結的稀罕果子,這樣的樹偌大北京城也沒幾棵,這果子怎么跑到了你衣兜里?”劉房客一見,愕然萬分。
“你就是飛鴿劉劉大明吧?早就聽說這兩年你鬧得挺歡,只是你也太不識好歹了,一只咳嗽鳥能騙過我的耳朵?”董二爺冷聲道。
戈什們這才鬧明白,凌晨時聽得海棠樹上有咳嗽聲,其實就是這個飛鴿劉在上面蹲伏著!秋涼夜寒,凌晨時分更冷,衣著單薄的飛鴿劉忍不住咳嗽了一聲,好在他早有準備,見眾人聞聲圍攏過來,忙放出捂在懷中的一只咳嗽鳥,來個蒙混過關。然而此舉并沒有騙過董二爺,董二爺一番故意“嘮叨”鳥兒的話,實則是敲打給飛鴿劉聽的,讓他知難而退。不料飛鴿劉鐵了心要入王爺房中竊寶。董二爺見飛鴿劉拼死也要吃河豚,便在交班之后悄悄轉入海棠樹下候著。
董二爺斷定飛賊已隱入悅來客棧后,便讓掌柜將房客們悉數叫來,要“聽”出飛賊——那飛賊不是夜里受寒咳嗽了嗎?只消有房客連聲咳嗽,就是飛賊!不料聽了半天,房客中竟無一人出聲咳嗽,董二爺只得退而求其次,入閣樓察看——飛賊起意要偷王府,必先踩點,悅來客棧的閣樓居高臨下,王府內景盡收眼底,最是合適!進了閣樓上的第四個房間,看到石炭爐上的那個仍然冒著熱氣的藥罐,董二爺明白了:飛賊早就料到受寒咳嗽,便事先熬好止咳湯藥煨著,回來后喝下即可,不然,大冷的天,誰能早起就喝湯藥?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飛賊的止咳湯藥竟有如此立竿見影的奇效!
見自己在劫難逃,飛鴿劉面如土色。
董二爺一番沉吟后對飛鴿劉道:“王爺新娶的六福晉咳嗽半個多月了,府里請來的御醫連下幾劑藥方都不管癥。老夫看你的止咳湯藥還挺有效的,你若能把藥方交出來,老夫再為你講個情,讓王爺放你一條生路!”飛鴿劉即刻說道:“小人情愿獻出藥方……”
飛鴿劉被董二爺帶入王府,寫下止咳藥方:化桔紅、沙參、川貝母、茯苓各半兩。白糖水送服。
董二爺立馬獻給王爺,由御醫按方熬藥。果然那個會唱曲兒、極得王爺寵愛的六福晉喝了,咳嗽立止,王爺轉怒為喜,讓董二爺放了飛鴿劉。
二、智擒飛蜈蚣
又一年春,又一個高飛綹子進入了王府。董二爺幾次設計,都被他輕巧躲過。董二爺到綹子行里悄悄一打聽,才知道這個高飛綹子是有飛檐越脊之能、縱橫京師及周邊十八府縣從不失手的“飛蜈蚣”吳得祥!
王爺大發雷霆,沖董二爺直嚷:“這回你們捉住飛賊,要死不要活,別再弄個什么賊人獻方忽悠本王!”——上次那個飛鴿劉獻的止咳方,雖治好了六福晉的咳嗽,但六福晉的嗓子卻從此變得沙啞了,唱起曲子來不再婉轉動聽,讓王爺大為掃興。
這天半夜三更,又來王府行竊的飛蜈蚣被戈什們發覺,惶急之下向圍墻奔逃,戈什們在后發足狂追。飛蜈蚣飛躍上墻,卻不料早在墻下候著的董二爺手一甩,一鏢向他射了過來。這是董二爺第一次向飛賊發鏢,猶是手下留情,只射向飛蜈蚣的后腿。飛蜈蚣疼得大叫一聲,不意他還真不愧是飛蜈蚣,將飛鏢血淋淋地從腿上拔出,隨之一個鷂子大翻身,滾向墻外!
董二爺和戈什們緊跟著躍墻而出,挑著氣死風燈,順著星星點點的血跡,直追過兩條街,終于在一座廢棄的關帝廟里的香爐前找到了飛蜈蚣,只見飛蜈蚣拿著個藥囊袋,正大把大把地掏出藥粉往傷口上涂抹呢。
戈什們團團圍住之下,飛蜈蚣倒也是個漢子,平靜地對董二爺道:“吳某今日認栽,只是求董二爺容吳某片刻工夫,如何?”董二爺答應了。飛蜈蚣不慌不忙地敷好藥粉,撕塊布包扎好傷口,這才被兩個戈什一瘸一拐地架著押到了王府。一路上,飛蜈蚣疼得呲牙咧嘴,唉唉喲喲不止。董二爺命那兩個戈什將飛蜈蚣暫且關到一間黑屋子里,等到天亮后聽憑王爺發落。兩個戈什見飛蜈蚣那痛苦模樣,一時大意,只用繩索將他捆綁好,也沒上鐐銬,門一關便算了事。
天亮后,兩個戈什開了黑屋子,要帶飛蜈蚣去見王爺,不料想飛蜈蚣不知啥時候已經悄悄解開了繩索,出其不意地一拳一個,將兩個戈什打倒在地,奪路而逃!飛蜈蚣沿著昨夜潛入王府的原路飛奔——只有原路是他最熟悉的捷徑。他腳下生風,不一時便又躍居高墻之上,接著輕松地往墻下一跳,不料腳下卻一軟,竟踩了個空,落入一個挺深的土坑中!坑邊站著一個人,正是口噙旱煙袋的董二爺!
原來,昨夜在關帝廟捉住飛蜈蚣時,董二爺見他敷藥粉時雖疼痛至極,大汗淋漓,卻一聲不吭,但在押往王府的路上卻連連出聲叫疼,不由心生警惕,趁著燈籠光冷眼一瞧,只見他額上虛汗已收,面色也由白轉紅,分明是疼痛已止! 共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下一篇:給目標一個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