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莊的張友高死了,享年八十有九。下葬那天,哭聲震天,蠕動的長長送葬隊伍不下十里,天地一片素白。
張友高不是楊莊人,有人說是南通狼山的,有人說是山東棗莊的。張友高是26歲那年來到楊莊楊大壯家倒插門的。楊大壯是個烈士,在一次追擊日軍艦艇時中了冷槍,犧牲時兒子楊大根剛滿月沒幾天。有人說,楊大壯是為張友高擋了黑槍才犧牲的,無根據可查,只是猜測而已。
62年大饑荒那年,楊莊幾個村子里每天都有餓死的人拉出去,張友高一家老小也餓得頭昏眼花。初春的一個早晨,張友高餓著肚子向生產隊隊長借了2元錢買張火車票去了趟省城,回來時卻是坐著部隊的綠皮小卡車回來的,車廂里有5大麻袋糙米,隊長看著5麻袋糙米,兩腿發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得差點沒把眼珠子掉下來,張大了嘴半天合不攏。
聽說張友高從省城弄回了糙米,人們拿著碗硬撐著浮腫虛弱的身子拖家帶口蜂擁而至,個個深陷的眼里要冒出火來……后來還是在公社民兵端著槍維持下,每家都分到兩小碗糙米,張友高家也不例外,每一戶分到米的人家臨走時一家老小都跪下咚咚給張友高磕幾個響頭,張友高流著淚扶不住磕頭的人,跟前已嘩嘩跪下一大片,咚咚的磕頭聲傳出很遠,驚起一陣陣塵土。
張友高在公社民兵營長的位子上退下來,退休時,有人說,按照他的功勞應該算作離休,可張友高卻拿不出一紙證明來。有人因偷集體財物吃過張友高的虧,并放風潑張友高的惡水,說他是個冒牌貨,鬧得滿城風雨。
氣不過的張友高又去了趟省城,在省城住了三天,人還沒到家,離休的批復已到縣委書記的桌子上。據說,張友高找到當年給他5麻袋糙米的戰友,如今人家已是兵團司令,司令把張友高帶到將軍樓家中,讓警衛開了兩瓶茅臺,兩個老頭子邊喝邊哭,醫生早不讓那司令碰酒杯,可那日看著兩個孩子似的哭哭笑笑的老頭子,居然沒一個人敢上前勸一句,直至兩人爛醉如泥。
差點忘了,張友高的兩個兒子長大了后全去了部隊,大兒子楊大根是某集團軍的參謀長,小兒子張棗一點也不比大哥遜色,曾是某舟橋旅最年輕的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