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是標準的富二代,有著少年叛逆性格,他父親盼著兒子能上大學。可是,李順高中畢業偏要去當兵,為此事兒鬧的不可開交,李順的父親想用武力征服兒子的志愿,自古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說,可又惹不起他母親。急得張口大罵:“慈母多敗兒,你就慣著吧!”。
只有這一棵獨苗,當父親的是為了讓李順上完大學,能接管公司,而做母親的尊重兒子的志愿,想讓他自由發展,最后,擰不過母子,李順如愿光榮入伍。
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是堅苦的,由其對李順而言,不到一個月,體重輕了八斤。雖然是富二代,在家嬌生慣養,可李順性格好強,訓練從不拖后腿,練不好的科目,背地里不眠不休也要練好,經常受到部隊領導表揚。
讓李順接受不了的是父母,新兵訓練三個月,探望了五次,他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不想讓戰友們知道,他是富家子弟,更不想讓父母為他鋪墊道路,他想憑自己的努力,去奮斗。第五次父母到部隊,李順說:“不要來了,這樣會影響訓練”。
李順的父親看到兒子訓練成績突出,很是高興,一改當初的反對,夸贊李順說:“這才是男子漢”。母親看到李順瘦了好幾圈,而且曬的很黑,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后悔當初讓他來部隊。
父母也沒在來過,李順每月都收到匯款單,雖然李順沒有像在家里那樣,大手大腳花錢。可是,每到月底,手里素的很,比那些家里貧窮的戰友還要困難,按說匯款單加上津貼費,是一筆很大的收入,錢哪去了呢?這要從剛入伍時說起,李順剛入伍時,花錢沒有節制,后來聽說有幾位戰友家里特別困難。
李順心想“這都八十年代了,還有如此困難的家庭”。隨著李順的留意觀察,著才發現,許多戰友家境都不是很好,這件事兒對李順很震憾。心里暗下決定:“一定要幫助他們,讓戰友能安心服役。”
從此后,李順偷偷記下地址,每個月都匯錢過去,而自己養成了節約的習慣,這也是不讓父母來的理由之一,李順不想讓戰友知道匯錢的事兒,半年后,戰友的父母來部隊,大家才知道有人冒名匯錢著事兒,在郵局那里才查出每月匯錢的是李順。
兩年了,探家的日子到了,李順踏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一切都以改變,原本很紅火的公司,早以在一年前停產倒閉。而父親為了還銀行貸款,四處奔波,李順看到父親,發現老了許多,父親的欲言又止,讓李順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些事兒難以跨越,也不知日后如何......。
父子倆坐在一起,談了很多,李順說:“以后不用在給我寄錢了,我花銷不大。”說著掏出一千元遞給父親,父親驚異的說:“一年前就不給你寄了,難到是她!我說怎么天天回來那么晚,而且手都凍了。”
李順下午去了二姑家,小時候,跟過二姑兩年,所以跟二姑特別親,二姑說:“順子,將心比心,為了你她也不容易,沒有生養不說,單說這大冷的天,紡一斤線才掙六毛錢,怕你在部隊受苦月月給你寄錢,人心都是肉長的......”
從二姑家里出來,李順擦干淚水,徑直去了三叔家,“媽,該回家了。”整整十六年了,這是第一次叫媽,感動的放下手中的活,忙起身說道:“咱回家,媽給你包最愛吃的羊肉餃子。”
李順兩歲時,他母親得病去逝,一年后,他父親才娶了后媽,就在結婚第二年,李順的后媽竟然背著家里做了手術,很多人不理解,她卻說:“我要把順兒當成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長大后,會明白。”李順從小沒有開口叫過一聲媽,無論他父親如何勸說,都說后媽難當,可是她從來沒有后悔做了絕育手術。
從小到大,雖然沒有叫過,可李順心里早以承認,必竟無微不至的照顧,石頭都會感動!只是李順心里有道坎,不好開口,一直等到現在,李順終于叫了一聲媽。
回到部隊,李順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連隊的推薦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志愿兵。后來因為成績突出,轉了干,他父親的公司也走出了困境,成為當地屬一屬二的納稅大戶。李順自從那次探家后,一改往日不愿寫家信的毛病,在和母親溝通中,他也變的更加開朗陽光,這都是因為母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