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下電話,怔怔地跌坐在床上。
“阿囡,快過年了,今年一定要回來過年啊,5年了,媽想你想得心口痛,夜里一直睡不著……”“姐姐,求求你了,回來過年好不好,我也想你呀!年初二是媽60歲生日,你一定要回來噢……”媽媽和妹妹的聲音里都含著哭音。是的,5年了。她漂泊在異鄉,一直沒有回到南方的家。思緒,漸漸涌起,像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地拍打著她的心。
那天,正是寒假里,她和妹妹在家門口小花園里打羽毛球,媽媽坐在花園的長椅上,邊織毛衣邊和鄰居閑聊。鄰居夸媽媽好福氣,養了兩個有出息的好姑娘,媽媽的眼睛都笑彎了。誰說不是呢!她20,妹妹18,花一樣漂亮,上的又都是重點大學。打羽毛球打得正氣喘吁吁時,她的同班男同學小林騎著自行車經過,小林驚奇地叫了一聲:嗨!你家住這兒?原來小林的姑媽也住在這兒。她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心撲通撲通直跳。她是喜歡小林的,暗地里偷偷地喜歡,喜歡他的朝氣,更喜歡他干干凈凈的模樣。后來,小林常來了,漸漸和母女三人打成一片,儼然成了這個家的一分子。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媽媽已把他當準女婿看了。媽媽對她說,小林人不錯的,工作安置好了還是早點結婚吧,好讓媽少操一份心。她嬌嗔地說,人家又沒表白過什么!可是,突然地,她發現小林和妹妹竟偷偷幽會!在她的逼問下,妹妹向她攤了底,原來倆人早好上了!她哭著告訴母親,母親哭著求妹妹放手,妹妹又哭著求姐姐成全。
她心碎了。畢業后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一別就是5年,5年里,妹妹已和小林結婚生子。她一次次拒絕了親人的召喚,當然她也矜持,只說公司忙,走不開。5年里,她在北方一家大公司里發展得很好,周圍不乏求愛者。有一次,差不多和一位博士有了點意思,可是那人一次酒醉,滿身穢物,滿口胡話,把她嚇退了。她的心里仍有小林干凈斯文的影子。她難道不想家嗎?她也想啊!爸爸去世早,媽媽多辛苦,多么不容易啊!妹妹呢,自小是她的影子。她有一塊糖,也要留下來給妹妹;妹妹有兩塊餅干,也要分一塊給姐姐。呵,當年的小妹已做了媽媽,我也當了姨媽了!可是,我的痛,妹妹你知道嗎?……還是回去一趟吧,媽媽已60歲了。她說服了自己,然后去了美容院,然后去買機票,然后打電話給媽媽。
年三十傍晚,她叩響了家里的門。母親含淚撲了過來,接著是妹妹,接著是牙牙學語的小外甥伸出小手迎上來。坐定下來,房中走出了小林,他胡子拉碴,頭發橫七豎八,穿著一件臟兮兮的羽絨服,有些尷尬地笑著,將地上的孩子抱了起來。吃罷晚飯,她側眼望去,發現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小林,放下牙簽,竟有滋有味地挖起鼻孔來。她怔了怔,突然地,覺得好笑起來。她輕松了,心里有一樣東西放了下來。一年后,她結婚了。可是,她不知道,那天小林的邋遢表現,正是妹妹事先做了導演。
溫暖人心的除了愛情,還有友情、親情。而敏感的心靈,總是經受不住愛的傷害。于是,學會了逃避,學會了淡忘記憶甚至親情。可是,我們哪曾想到會有一朵鮮艷的姐妹花,在以犧牲自身的尊嚴為代價為我們默默地綻開。親人們的良苦用心原來只是為了給“我”一個尋找新生的希望。世上還有多少人會做出如此大的犧牲?唯一的答案是真正深愛著我們的人!文章用倒敘的手法,寫出姐姐內心復雜斗爭的原因,“5年了”,親人一句關懷的問候,將情感的閘門推開,悲戚孤獨之情涌泄而出。結尾處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