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項很健康的戶外運動,我非常喜歡。腳踏泥土,沫若陽光,遠離喧囂,迎著和風,靜靜地守候,把一切煩惱憂郁都統統地拋在腦后。觀水、觀山、觀天,在親近自然中我享受生活、感悟生活,擁住快樂。
少時玩垂綸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是唐代文人胡令能的詩作《小兒垂釣》。我對釣魚產生興趣正是在兒時。
我家門前有口兩畝不到的小山水塘,記得在小時候,塘里魚黃鱔很多。梅雨季,沿著屋沿溝流水逆行而上許多鯽魚,有一次我還在自家房屋沿溝里抓到一只小烏龜。那個年代,梅雨季節發洪水時抓魚成了兒時最快樂的趣事。
我小時常去該魚塘釣魚。釣魚的釣具很簡單。魚竿兒是用苦竹做的,竿身修長,有點像孝竹。七十年代還沒有現在的玻璃纖維或碳素纖維制成的精美魚竿兒。鉤兒也是自制的,用家里母親做針線活的針先在燈火上燒,再用鉗子夾起來一彎便成了。線兒也是家里納鞋底用的卡線。浮漂更簡單了,用去毛的家禽羽毛管子,剪成兩粒米大小串上就行。釣餌蚯蚓在自家房前房后,找塊空地挖一挖就有了。不過挖蚯蚓可有講究了,地太濕太肥蚯蚓太肥大,不能用于釣魚只能用于釣黃鱔。要在潮地上挖,其蚯蚓大小合適紅皮為上品,夏天太旱,稻草朵底下是個可選挖蚯蚓的好地方。
那時像我差不多大的農村小男孩都喜歡釣魚,那時農村水塘都是生產隊集體放的魚,準確地說釣魚應該是偷著釣魚。偷釣其實大人們是看得見的,小屁孩釣魚能釣多少?大人們大概是這個心里,所以不大管。但如果明白張膽、招搖過市去釣,那肯定也是不允許的。
躲在樹叢下,浮漂兒猛然或者慢慢沉到水里,就要提竿兒,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以至于到現在都不能忘懷。
請你先下水
成年后,我仍然喜歡釣魚,所經趣事也是難以忘懷。有一次,一位釣友偶然中了一條大魚,欣喜若狂,不料腳下一滑,生生地被魚拖跌入水塘。要知道魚在水中的能量,可大了。看來低估了對手,會吃苦頭的。待我們大家七手八腳把他從水里拉上來,這位仁兄仍緊握魚竿兒不放,令人稱奇的是,魚鉤上一條十六斤重的大青魚并沒有跑掉。當時大青魚恐怕在想,要我上岸得把你先拖下水。另一釣友開玩笑地對說“這下你終于失(濕)身了,怎么不放手呢!”落水的仁兄卻說“我掉…掉、掉水中,有…有、有你們拉,放…放、放了這條魚,肯定它不…不、不會再釣上了。”這位一激動說話就有點結巴的仁兄,如今已不再年輕了。他是會計師,兼任十幾家規模企業的主辦會計呢!
魚兒上當了
還有一次,在普及圩四分場,也很有趣。那是一天的下午,盛夏的驕陽似火。池塘邊的楊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小花上,蝴蝶正在憩休。
今天魚情有點反常,用蚯蚓,用餌料都不見魚兒丁點動靜,清香的不行,再用濃香的,所有魚餌都試了個遍,均沒有效果。幾位釣友,開始有說有笑,期待著今天的收獲。后來都不做聲了,因為一直沒有魚兒咬鉤,再后來就有人自言自語:“葷不吃,素不吃,你吃什么呀?水中魚兒請你說一聲。”
“是不是今天的天氣有些悶熱,魚兒在水里不活躍呀?”我也說了一句自己的看法。
“讓它們活躍起來,有意見嗎?”老方說話了。老方是一個很豪放的人,他也是我終身不忘的好朋友,雖然他調離了本縣很少聚會。
“看我的。”老方說完,從岸邊撿了幾塊大土塊朝水里拋去。
咚咚的幾聲,水花四濺。
“這叫激活法。”老方說。魚兒應急反應特別大,膽子特別小,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受到驚嚇,所以魚兒肯定會動起來。
果然,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開始有人上魚了,半斤大鯽、兩斤多的大鳊魚都有。魚老板平時喂魚時,拋撒魚食時弄得水聲很大,看樣子,可憐的魚兒上當了,以為砸土塊是魚老板又來喂食了呢,紛紛游去爭食。魚兒,你貪食不得呀!陸陸續續,釣友們都有收獲了。
一下午下來,幾位釣友,每位釣的魚都有十幾條,合起來有二十多斤呢。釣友馬江星說得好:“狗急了跳墻,人急了咬人,魚急了得吃鉤。”眾人哈哈大笑。
功勞有我一半
兩個人同時釣起同一條魚,你肯定沒有見過。這樣好玩的奇跡,我遇到了。
那是五月,一個如詩潤心扉,細雨化情絲的時節。
朋友們相約大通鐵路湖垂釣。找好釣位,打好魚窩,各自進行垂釣。號稱長竿高手的陳頭兒,三個小時下來,卻不見浮漂丁點動靜。魚不咬鉤,漂不動,陳頭兒在動。只見他不停的提竿、拋竿、換釣線、調魚漂、上餌料,就是魚不理。可別的釣位,魚上得特別歡。我釣得特別好,已有二十來斤,親一色的大鯽魚。陳頭兒實在是坐不住了。釣魚要有耐心,但三個小時不中魚,加之有釣友們紛紛中魚的誘惑,再有耐心的人也把守不住。就像官員堅守了58歲了,在59歲時卻被腐敗打倒了。“到我這位子釣吧”,我說。“你怎么不早說呀,我早就想來了。”奇跡發生了。陳頭兒剛放下鉤兒,浮漂就下頓了,不急,讓魚兒多吃一會兒。看,浮漂全浮起來了,典型的大鯽魚動作。陳頭兒靜心屏氣,聚精會神,心想這下終于能釣上一條了。手腕向上一抖,魚兒上鉤了。耶!魚嘴里還有一根鉤呢!是我的魚鉤。同時吃下兩鉤!這魚太乖巧了,一個魚窩兩桿鉤,一個都不得罪!結果一個魚兒被兩人同時釣起。
陳頭兒釣的第一尾魚只能說是半條魚,軍功章一半有我。這天我們都很開心。
快樂地分享
過了天命之年,釣魚興趣絲毫不減。我過去一直是長竿垂釣,長竿短則7米長則達12米,釣起來也是得心應手。不想今年剛學會臺釣,又創記錄。
國慶中秋雙節,八天長假,受釣魚協會之邀,前去東湖釣魚。這天,秋高微風送爽,天公溫暖作美。
我到東湖已是上午九點,駕車在樹叢中久不見釣魚的隊伍,還真有點犯滴沽,在哪兒呢?再往前行進300米,終于看見大部隊了。他們是七點半到的,經過抽簽,已釣了近一個小時。男男女女有老有少共有40人,分在4個大塘中垂釣,個個端著長竿,有的在揚竿,有的在提竿,有的在上餌,有的正在和大魚搏斗,場面甚是熱鬧。看著此景,立刻有股沖動的感覺,趕緊找位置,趕快投入戰斗中去。三步并兩步,邊走邊觀察。找位置太重要了,找準了位置事半功倍,就像官途一樣,站隊站正確了,官運鴻達,站錯了這輩子完玩。選釣位,這可是一門學問。大家都在魚塘相向的東西兩側,北側無人垂釣,有些納悶,這么好的位置競無人選,是專門留給我的吧!
問過釣友們中的是草、鳊、昂丁魚,決定配混合料,主功草魚兼功鰱鯽魚。找底、調漂、搓餌、上餌、拋竿,一切是那么地井井有條。過了一支煙的功夫,魚漂在晃動,魚兒進窩了!趕緊抓住4.5米臺釣竿,凝視之………兩目變一目、黑漂下去了,推竿、抖腕、上提、魚竿彎曲繃緊,中魚了,溜魚出水面,不錯是條大草魚有八九斤,魚老板樂呵呵地跑過來,幫忙將魚兒抄起。一條、兩條、三條………魚兒不斷上鉤。
和我同去的老何自己釣不到魚,跑我這兒上煙抽,為了抽煙,一直不離手釣竿被魚拖進水中,初出時象離弦的箭,不一會兒釣竿已到塘的中間。“老何把你釣的短竿給我吧,你休息一會兒”,先前老何中了兩條魚都脫鉤了,魚護中一無所獲。可能是咋晚老何打牌熬夜原故,體力有些不支,加上沒有釣到魚顯得很累又很急躁。往往就是這樣,心情越是浮躁,越是難有收獲。接過3.6米長、小指頭一樣細的釣竿,繼續釣………魚仍在不斷上,有草、鳊、鯽、昂丁,還有兩條紅尾大嘴巴鯧魚。老何說,你如此快上魚,看著都過癮。這時你還不得不承認,釣魚還真是一項體力活,而且也許還要有點大智慧呢!說真的,當我這場賽事下來后,手臂都累酸痛了。到了十一點結束,僅兩個小時,一稱重,創下我釣魚史上單次最重記錄59斤,和每兩分鐘一斤魚的最快記錄。今天太刺激了!魚老板最高興也最累,所有的大魚基本是魚老板抄起來的。遺憾的是40人釣了700多斤魚,競然有五六個人顆粒無收。老天爺有時候就是有些不公平,同樣的條件,同樣的辛勞,總會出現不一樣的收獲。這一點,你還得認命。不過那五六位釣友,也不會空手而歸。我把所有的果實均分給了大家,我釣魚不要魚,要的是過程,要的是快樂的分享。
上一篇:欠你一個三十年的擁抱
下一篇:帶上錯過的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