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正儀一位好友發來短信,說她已過耄耋之年的奶奶去世了,要趕回家去,但她隨后又說,奶奶其實是她的外婆。我很好奇,難道昆山的叫法與別處不同,管外婆叫奶奶嗎?這違背常理的叫法我還是頭一回聽到。
她隨后解釋,爸爸是上門女婿,按照正儀地方風俗,管爸爸的媽媽叫外婆,媽媽的爸爸叫爺爺。
我腦子一時沒轉過彎來,糊涂住了。她繼續說道,爺爺是在2012年冬至夜去世的,享年98歲,而她的奶奶早在68年前生下媽媽后不久,就因為得了月子病去世了。從此,爺爺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拉扯她的母親長大,終身未再續弦,雖然解放前日子過得很苦,給地主家打長工,但爺爺豁達樂觀,每日拼命勞作,還用微薄的收入領養了一個小女孩兒,并一直撫養她們長大。
解放后,爺爺家分了地,日子漸漸好過起來,但他依然孑然一身,侍奉老人,養活孩子,下田勞作,水稻田收了一季又一季,爺爺的身子骨也漸漸像鐮刀一樣彎下了腰。
聽到這兒,我不禁大為驚嘆,并不再糾結于媽媽的爸爸是爺爺的問題了,68年未再續弦,孤零零的日子怎么過?是因為家里窮,還是因為身體不好?
她說,爺爺身體很好,不然也不會一直健康地活到98歲。爺爺在去世前生病,媽媽提出要送他去醫院掛水,爺爺說,老了,看不好了,去醫院白浪費錢,并留下了4萬元積蓄給媽媽,因為窮沒有續弦的說法也站不住腳。在過去正儀鄉下,再娶一房媳婦也花不了多少錢。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她的爺爺沒有再續弦呢?
在爺爺去世那天,她和媽媽一起收拾爺爺的遺物,發現了一條陳舊的黑頭巾,那是過去江南人家女子最常用的飾物,也正是爺爺留下的奶奶的唯一遺物。
霎時間,她們明白了爺爺終身未再續弦的原因,奶奶一直住在他的心里,68年了,他們一直在喃喃細語,一直在互相照顧,只是旁人看不到罷了。
聽完整件事,我仿佛是在聽一個故事,發生在遙遠過去,一個平凡人家偉大的故事??蛇@卻是真的,68年陰陽兩隔卻又相守一生的愛情故事,放在如今這個年代是多么遙不可及。城市里離婚率節節攀升,如同房價一樣令人瞠目結舌,愛情在現實與金錢面前,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不堪一擊。
我想見見那條愛情的證物,她說,爺爺去世后,那條黑頭巾在爺爺奶奶的合葬墓前燒掉了,現在爺爺奶奶永遠在一起了,有一回,她在夢里看到,爺爺親手為奶奶戴上了那條黑頭巾,奶奶則羞澀地依偎在爺爺的懷里開心地笑著。
古人云: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在這68年堅貞的愛情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