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太陽正熱正毒的中午,在那家繁華的商場門前,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十歲左右的小女孩,在向一對衣著鮮亮時髦的青年男女乞討時,被男青年一腳踢破了額頭。踢傷小女孩后,青年男女罵罵咧咧地拂袖而去,小女孩額頭上的血卻沒有停止,直到小女孩昏倒街頭。來來往往的行人慢慢地在小女孩的身旁聚成一圈,嘆氣聲、憐惜聲、議論聲……就是沒有人想到為小女孩止血,或送小女孩去醫(yī)院。在人越圍越多的時候,一名路過的醫(yī)科大學的女大學生擠進人群,抱起小女孩,送進了醫(yī)院。
如果事情到這就結(jié)束了,也不會引起太多波瀾。小女孩得救后,女大學生了解到,小女孩是在被人販子拐賣的途中逃跑出來,流落到這座城市的。女大學生為了幫助小女孩找回她記不清地址的家,找到了這座城市的媒體。小女孩最后回到了家,回到了父母身旁。女大學生成了媒體追蹤的對象。當一名記者問女大學生,當時圍觀的人那么多,卻沒有人出手,她卻送小女孩去了醫(yī)院,為什么呢?這名記者一定是希望女大學生會說出慷慨激昂的“原因”。可女大學生一頭霧水的回答卻簡單得很:“為什么?不為什么啊?”
人生哲理:真正的善良是一種來自生命的本能,不需要任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