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恩師,她愛上了舞蹈;因為舞蹈,她成為了“靜秋”——
舞蹈為緣,
班主任和她成為“忘年交”
2006年3月的一天早上,春風習習,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朗朗的讀書聲從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2004級9班的教室里傳出來,與陽光一樣明媚且充滿朝氣。
這時,班主任張利榮老師走進了教室,跟著她身后一起走進教室的,還有一個個子不高的瘦弱女孩,這個女孩皮膚白皙、眉清目秀。當同學們好奇地打量這個女孩時,她羞澀地垂著頭,滿臉通紅。
“同學們,打斷一下!”張利榮用黑板擦拍了拍講臺說。看到同學們都止住了讀書聲后,張利榮用手拉著這個秀氣女孩的手,清了清嗓子說:“這是我們班新來的同學,大家歡迎!她的名字叫……”
這個女孩就是周冬雨。沒人想到這個不太起眼的小姑娘,日后會成為張藝謀電影的女主角。
周冬雨成為9班的一員后,同學們發現她性格文靜,不愛說話,很多時候,她安靜得就像空氣,很容易被人忽視她的存在,只有當同學們跟她打招呼時,她才莞爾一笑。一次作文課,老師才知道她為何會是這種內向的性格。
那是6月的一天,適逢父親節來臨,語文老師給全班同學布置了一道名叫《我的父親》的作文題,布置完作業后,其他同學在經過短暫的構思之后,都動筆寫了起來,可一向愛寫作文的周冬雨卻遲遲未動筆,一直到下課,她也沒有動筆。課后,語文老師把她叫到辦公室了解情況,才知道她的身世。
原來,周冬雨讀小學三年級時,父親出車禍去世了!父親的去世,徹底擊潰了母女倆。更痛苦的是,在周冬雨的父親去世后不久,母親也下崗了。
迫于生計,一年后母親再婚了。周冬雨的繼父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工人,為了維持生計,母親開過小店,做過保險,家里的日子過得異常清貧……雖然繼父對周冬雨視如己出,沒讓她受過委屈,但周冬雨經常還是會想到生父,尤其是當她想起父親生前跟自己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更是常常淚流滿面。
得知了周冬雨的身世之后,班主任張利榮老師便特別關心起周冬雨來:家里做了好吃的,經常叫周冬雨去吃;為了培養周冬雨,她還讓周冬雨當自己的小幫手,管理班集體。
細心的張老師還發現周冬雨很喜歡跳舞,她自己也是個舞蹈迷,小時候也學習過舞蹈,于是,她用“切磋”舞蹈的方式,轉移周冬雨的憂郁,因而師生倆成了“舞友”忘年交。張利榮發現周冬雨有精靈般的舞姿和對舞蹈超過常人的領悟能力,為了進一步鍛煉她,張利榮還讓周冬雨擔任班上的文娛委員。
成為文娛委員后,周冬雨對舞蹈更熱愛了。可她知道,要成為一個出色的舞者,不僅僅要流很多汗,有時候還會流血,她習“舞”時常被摔得傷痕累累,甚至被摔骨折也是常有的事。每每此時,張利榮就會像關心女兒一樣關心她,把她接到家里照料,師生倆的關系就更近了一層。
從舞蹈到演藝,
“觸類旁通”
理論改變她的人生
在一次學校的元旦晚會上,周冬雨表演的一段民族舞讓大家眼前一亮,得到了師生們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師生們的狂熱反應,尤其是班主任張利榮老師對她的肯定,極大地鼓勵了周冬雨對自己舞蹈天賦的自信。這種自信,甚至延伸到了她對表演的濃厚興趣。
此后不久的一個周末,住在張利榮家的周冬雨,做完作業后和張利榮一起看影視劇。張利榮發現周冬雨津津有味地看著劇中情節時,張利榮便開始對她“循循善誘”起來,“觀眾在欣賞舞蹈時也好,欣賞一出戲時也好,往往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說到這里時,張利榮故意停了下來,想激起周冬雨的好奇心。
果然,周冬雨轉過頭來看著老師,眼神里滿是困惑,她很希望聽到老師接著說“下文”。于是張利榮接著說,“假如我們都是演員的話,也許在看這部劇時,便會仔細琢磨起劇中男女主角們的表演技巧和表情變化,以及肢體語言。”
“是啊!”周冬雨附和道。
“其實,我們喜愛舞蹈的人又何嘗不可以從中學習技巧呢?所謂觸類旁通嘛!”張利榮的話讓周冬雨吃驚了:影視劇表演和舞蹈表演是兩個門類的藝術啊,怎么是學習技巧呢?
這時張利榮解釋道,她認為舞蹈是一個配有音樂的故事片斷的表情和肢體表演;而影視劇則是沒有配樂的一個完整故事的表情和肢體表演,因而舞蹈表演和影視劇表演都是一回事。差異只在于“工程量”的大小和動作“夸張”程度的高低。“作為一個熱愛舞蹈的人,在看影視劇時,為什么不可以同樣看門道呢?”
老師的話讓周冬雨豁然開朗。此后,熱愛舞蹈的她在看影視劇表演時,便特別留意起劇中演員的肢體和表情的表演技巧來,以培養自己在演繹一段舞蹈時,能用精準的舞姿完美地展現這段配有音樂的生活。
就這樣,在張利榮的關心和呵護之下,周冬雨的心情也漸漸開朗了起來。初中畢業后,她考入了石家莊市第十二中學,成了2007級8班的一名學生,但她有心里話的時候,總是第一時間找張利榮傾訴。
石家莊第十二中學是一所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中學,歌手林依輪、中國中央電視臺優秀主持人方瓊,以及胡琪、黃珊等眾多演藝明星都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
在學校里,因周冬雨考入的文化成績是班里最好的,新班主任趙佳楠便注意到了她,但趙佳楠也暗暗為她擔心:這孩子長得這么瘦弱,會不會身體體質很差呢?
但很快,趙老師發現這個孩子能吃苦。2007年8月9日,學校對高一新生進行軍訓,在那10天軍訓中,因為天氣酷熱,訓練強度很大,有不少同學由于受不了這份苦而找出各種理由紛紛請假,但周冬雨一次假也沒請過,更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真的累倒、病倒。
正式開始文化課后,周冬雨學習十分刻苦,與同學相處也十分融洽。只是靜若處子的她在進行文藝表演、尤其是舞蹈表演時,又動如脫兔。在別人眼里異常優秀的她,其實內心也有著苦惱:她曾經在讀初中時受到同學們羨慕的舞蹈水平,在這里跟一些一直受到專業舞蹈訓練的同學相比,卻顯得并不突出了。石家莊十二中是一所以藝術教育為特長的學校,自己僅僅文化課出色,專業課不出色,怎么行呢?她將自己心中的這個苦惱告訴了張利榮老師。
“我相信有不少同學的舞蹈水平比你高!那是因為別人從小到大一直在接受專業的訓練,可是你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啊!”張利榮說,“你的長處就在于你對舞蹈的悟性,只要你刻苦努力,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你一定會趕上和超過很多人的。
張利榮的鼓勵又一次給了周冬雨極大的信心。果然,在周冬雨刻苦努力之后,她的舞蹈水平很快提高起來,在高一期末藝術班匯報演出時,周冬雨和一名高年級男同學跳的名叫《同行》的雙人舞,給了師生們一個很大的驚喜。
得知這一喜訊后,張利榮心中比周冬雨還高興。于是當周冬雨向她提出自己想成為專業舞蹈生時,她再一次給予周冬雨了極大支持。
從以文化課為主的學生轉為以藝術課為主的學生,周冬雨的人生便具備了一個質的飛躍的條件。張利榮老師在關鍵的時候對周冬雨的這種支持和肯定,日后改變了周冬雨的一生。
成為“謀女郎”,
好老師是“靜秋”
最感恩的人
在三年的高中學習時間里,周冬雨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除了學習好之外,她還是學校蒲公英藝術團的骨干成員,經常代表學校參加省市一些舞蹈比賽和表演,也拿了不少獎。2009年周冬雨參加了河北省藝術聯考,成績也相當不錯。
周冬雨沒想到,自己的這些努力都是為她冥冥之中即將到來的一次機遇所做的“提前的準備”:
張藝謀拍完《三槍拍案驚奇》后,助手給了他一個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名叫《山楂樹之戀》的劇本讓他看,說本子很好。張藝謀看的時候,被一個細節感動了:劇中女主角靜秋到了男主角老三的床前,不知道該怎么辦,看到老三已經彌留,旁邊的人說“你快叫吧,平常怎么叫現在就怎么叫,你現在叫他還聽得見”,于是女主角就叫“我是靜秋,我是靜秋”……看到這里,張藝謀突然有了想哭的感覺,覺得這種原始的感動很稀罕,很難得。就在那一刻,他便決定拍這部電影。
上一篇:太太做我的情人
下一篇:挑一頭“豬豬”來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