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的第二個星期,回家了,因為媽媽回家了。
不管在外面如何,始終覺得家里最舒坦。
媽媽說北面的桑樹地,小池塘都被移平了,要帶我去看看。我高興地答應了。
就在那個拐角處,那個墻角,無意間,我見到了含笑。人生中的第二次相逢,沒想到又會是在這樣的春日午后。霎那間,陽光都變的那么溫柔,照在臉上,暖暖的。那樣的不期而遇,興奮溢滿心田。隱隱之中總覺得似乎有些地方不對勁,只是對他的喜歡打消了一切雜念。
對他,不用靠近,那一股幽香已悄然至我的鼻尖、唇旁、眼角、發梢,穿透我的身心,帶我憶起那年的往事。
17歲,有人唱過,是雨季。那年的春天,幾場春雨過后,葉更綠,天更藍,風更柔,陽光更明媚。那些天,全班換座位,我有幸換到窗戶邊,這是我喜歡的位置。午后,我打開窗戶,想和風親近一下,深呼吸,空氣里夾雜著青草的味道。忽然,隱隱之中一股淡淡的甜味不經意從我鼻尖劃過。我感覺到他是甜的,甚至有點發膩。那一抹味道從此在我心里住下了。我一直在尋找,希望和他相遇。
我是幸運的,那個午后,我從宿舍回教室,陽光曖昧極了,溫柔的撫摸著我的發梢,害羞的它們輕輕的滑落在我的肩頭。中午洗過頭發,晚了些,離上課不到幾分鐘了,我便走了那條平時很少有人走的捷徑。那座墻角的背后便是,走過拐角,一幕驚訝的事發生在我的眼前,我呆住了,我甚至不能呼吸。一瞬間,像少女被心儀已久的男孩強吻的感覺,甜蜜帶著恐懼。我如此的忐忑不安,在我眼前佇立著那么高大,那么挺拔,那么偉岸,又是那么迷人的,竟是他。不,這不是偶然,這是命中注定。上課的鈴聲讓我回過神來,繞過他我小跑回教室。在上臺階前我又匆匆朝他看了一眼,從此我便記在心上了。他就在那里,在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的土地上一直生長著,一直,永遠。就像生命中某個時段遇到的某個人,時間在走,但是對于那個人,那份喜歡便一直永遠的住進了那個時間段,一直,永遠。
這一下午的課,我不知道在上些什么。我發現在我的窗口,可以清楚的看見他。我很高興,原來,我們離的這么近。后來,我更關注他了。他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含笑”。我覺得他應該是有靈性的。有他的這三年我不曾感到寂寞。只是三年過后,我便不曾再見過他一面。
又是三年,在今天之前,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他了。媽媽走了好遠一段路,回過頭來,“看什么呢?該走了!”我急急地跟上媽媽的腳步。還是回過頭來朝他看了一眼。這次我真地愣住了,心頭的那股隱隱的不對勁,我終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確定他是含笑,是我人生中第二次相遇的含笑,只是他不是三年前的那個高大,挺拔,偉岸的含笑了。他蹲在墻角,縮在陽光里。心痛,不忍朝他多看。
背面的桑樹地真的被夷平了,完全分不清哪里是我家的哪里是別人家的,哪里是我小時候曾經拿著鐮刀挖坑坑種蘿卜的地方了。取而代之的是望過去在陽光下泛著凌凌波光的湖面的大池塘。“媽,怎么會變那么多?”“傻孩子,這世上哪有不變的東西?萬事萬物都在變著呢,唯獨愛不行,他只會越來越濃郁!”
是的,時間是神圣的,他可以改變任何東西,含笑也變了。那就看你是否還會像第一次見到他那樣喜歡上他,喜歡著他的改變。
青春的美麗,就在于它的疑惑多變!
上一篇:誰都無法替你買單
下一篇:潘石屹:少年貧賤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