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秋日的一個晚上,正在家中休息的他被一陣敲門聲驚醒。他應了一聲,趕緊起床,開門一看,一位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彬彬有禮地對他說:“對不起,先生,這么晚了還來打擾您!我是基麥克默朗銀行的經理皮拉馬·沙里。”沙里進屋后繼續說,“現在我們遇到了難題,資金無法周轉。”
他想:“銀行經理這么晚了找上門來,需要的資金絕不是一個小數目。”果然,沙里又說,“按眼下的情況,要不了一星期我們的銀行就會倒閉的。我代表銀行向您提出請求,您能給我們20萬美元的投資嗎?”雖說他有心理準備,但經理的話還是讓他心中一咯噔!
聽了沙里的話,他很想說:“經理先生是不是弄錯了!”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囁嚅著說道:“我……我……我考慮一下吧!給我一天的時間。”沙里一聽,連忙感激地說:“讓我們度過這一難關,您的情義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其實那時,他只有2000美元,當時印尼的獨立革命剛結束,雅加達百業蕭條,錢比任何時候都珍貴。因而,他的這2000美元,對于大多在貧困中掙扎的印尼人來說,已經算得很有錢了。而越是一個國家貧困時期,作為稀缺資源的錢越是具有放大效應,有人說他有2萬美元,不久,就會變成20萬美元了。沙里甚至對他說,“我知道對您來說,20萬美元算不了什么!”
聽到沙里這樣說,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被別人認為富翁的感覺真是好!至少在別人眼中自己是一個有能耐的人,也是別人對自己投來的一份信任!
說來也巧,他從10歲開始,就有了當銀行家的夢想,他想:“沙里此來,不正是幫助自己來實現兒時夢想的嗎!”如此一想,還真的讓他增添了更大的自信,也增強了不能辜負銀行經理的責任感。
自信心能讓人產生智慧,而責任感讓他有了具體的思路。很快他就想到了與他交往密切的福建同鄉們,這些同鄉在雅加達自行車制造與修理業中很有作為,差不多占據著行業壟斷地位。老鄉們不說每人有2000美元,但千兒八百的一定不會少。
雖說銀行業務對他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但他不懂就問,虛心向人學習,不出半年,他便令人信服地進入基麥克默朗銀行的董事會。之后,憑著出色的經營管理能力,他成了銀行經理。
廣闊的平臺,讓他大展身手,經過30多年的奮斗,他創建印尼力寶集團并擔任主席,企業遍及東南亞和美國等地。據《福布斯》雜志估算,他的個人資產超過25億美元。著名的《亞洲金融》雜志曾評選他為“奇跡的創造者”。
他就是被人們稱為“印尼錢王”的李文正。
承認自己是別人眼中的富翁,這是一種智慧,一種勇氣,一種擔當,智慧、勇氣和擔當不僅讓他挽救了一家瀕臨倒閉的銀行,更是讓他有了實現夢想施展手腳的舞臺,最終成為奇跡的創造者。
上一篇:再牛的夢想,也擋不住你傻傻的堅持
下一篇:不幸的兩種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