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勒夫人是阿肯色州一所鄉村中學的文學教師,她性情活潑、和藹可親,深受學生愛戴。
有一天,她為學生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一節課。她讓學生們在紙上寫出自己不能做到的事。
所有的學生都全神貫注地埋頭在紙上寫著。一個十歲的女孩,她在紙上寫到,“我無法完整地背出太長的課文”、“我不會騎腳踏車”、“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別人喜歡我”等。她已經寫完了半張紙,但她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仍然在認真地繼續寫著。每個學生都很認真地在紙上寫下了一些句子,述說著他們做不到的事情。貝勒夫人也正忙著在紙上寫著她不能做到的事情,像“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的家長都來”、“我不知道怎樣幫助瑪麗提高她對數學的興趣”等。
大約過了10分鐘,大部分學生已經寫滿了一整張紙,有的已經開始寫第二張了,“同學們,寫完一張紙就行了,不要再寫了。”這時,貝勒夫人用她那習慣的語調宣布了這項活動的結束。學生們按照她的指示,把寫滿了他們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的紙對折好,然后按順序依次來到老師的講臺前,把紙投進一個空的鞋盒里。
等所有學生的紙都投完以后,貝勒夫人把自己的紙也投了進去。然后,她把盒子蓋上,夾在腋下領著學生走出教室,沿著走廊向前走。走著走著,隊伍停了下來。貝勒夫人走進雜物室,找了一把鐵鍬。然后,她一只手拿著鞋盒,另一只手拿著鐵鍬,帶著大家來到運動場最邊遠的角落里,開始挖起坑來。
學生們你一鍬我一鍬地輪流挖著,10分鐘后,一個3尺深的洞就挖好了。他們把盒子放進去,然后又用泥土把盒子完全覆蓋上。這樣,每個人的所有“不能做到”的事情都被深深地埋在了這個“墓穴”里,埋在了3英尺深的泥土下面。
這時,貝勒夫人注視著圍繞在這塊小小的“墓地”周圍的31個十多歲的孩子們,神情嚴肅地說:“孩子們,現在請你們手拉著手,低下頭,我們準備默哀。”學生們很快互相拉著手,在“墓地”周圍圍成了一個圓圈,然后都低下頭來靜靜等待著。“朋友們,今天我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你們前來參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禮。”貝勒夫人莊重地念著悼詞,“‘我不能’先生在世的時候,曾經與我們的生命朝夕相處,您影響著、改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有時甚至比任何人對我們的影響都要深刻得多。您的名字幾乎每天都要出現在各種場合。當然,這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幸的。”“現在,我們已經把您安葬在了這里,并且為您立下了墓碑,刻上了墓志銘。希望您能夠安息。同時,我們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還有‘我立刻就去做’等能夠繼承您的事業。雖然他們不如您的名氣大,沒有您的影響力強,但是他們會對我們每一個人、對全世界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愿‘我不能’先生安息吧,也祝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振奮精神,勇往直前!阿門!”
接下來,貝勒夫人帶著學生又回到了教室。大家一起吃著餅干、爆米花,喝著果汁,慶祝他們越過了“我不能”這個心結。作為慶祝的一部分,貝勒夫人還用紙剪成一個墓碑,上面寫著“我不能”,中間則寫上“安息吧”,下面寫著這天的日期。
貝勒夫人把這個紙墓碑掛在教室里。每當有學生無意說出:“我不能……”這句話的時候,她只要指著這個象征死亡的標志,孩子們便會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經死了,進而去想出積極的解決方法。
智慧點睛
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很多人都被“不可能”這三個字困禁著,不敢正視現實中的困難和挑戰,導致自身的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面對問題,我們不妨試著把自己的“我不能”埋進墳墓,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一切,這樣很多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