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Emily,打錯電話找對人結下情緣
2008年10月,廈門某大學的校園網絡論壇上瘋傳著一個帖子:請幫我尋找一個叫Emily的臺灣女大學生,我只知道她叫Emily,不知道她的年齡,不知道她的樣貌,不知道她的聯系方式,不知道她此時身在何處,我只知道我愛她!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還要從2008年暑假說起。
2008年暑假,正在廈門一所大學就讀的臺灣女孩Emily在一家軟件公司找了份電話接線員的工作。她的職責是根據電信黃頁挨家挨戶打電話尋找客戶。這天午后,Emily撥打了一個電話,電話通了,那邊卻無人接聽。她發現自己撥錯了號碼,趕緊把電話掛掉。
這邊撥錯了電話,那邊無人接聽,正好,這一偶然事件原本可以就此打住,然而,命運的安排就是這般巧妙,幾小時后,Emily竟接到了對方回撥的電話!
原來,Emily撥錯的號碼,正是巴中男孩賀子凱的辦公室電話。這天,賀子凱所在的公司舉行周年慶典活動。作為主持人的賀子凱以機智詼諧的表現,贏得了公司上下的好評。活動結束后,賀子凱興沖沖地回到辦公室,發現有一個未接來電,便回撥了過去。
聽到賀子凱的聲音,Emily有些緊張,她告訴賀子凱剛才不小心按錯了鍵,希望他諒解。思緒還沉浸在慶典現場的賀子凱,根本無暇顧及一個女孩的粗心大意,此時的他,急切需要一個人來分享他成功的喜悅,于是,他不僅欣然接受了Emily的道歉,還向她述說起自己第一次當主持人的經歷來。
聽到這個富有感染力的聲音,Emily緊張的心情慢慢放松下來,漸漸地,她對賀子凱繪聲繪色的描述入了迷。就這樣,賀子凱滔滔不絕地說了半個小時,掛電話時,他要到了Emily的手機號碼。
從那之后,Emily就經常接到賀子凱的電話,剛開始,都是賀子凱說Emily聽,漸漸熟悉之后,Emily也告訴他一些自己的情況。原來Emily剛滿20歲,是臺北人,從小父母離異,一直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Emily,內心原本有諸多憂傷和失落,認識賀子凱后,Emily逐漸被賀子凱的積極樂觀感染,慢慢向他敞開了心扉。而賀子凱在得知Emily的故事之后,對她也多了一份真切的關心。日子長了,兩人對彼此都生出了一份依賴,一天不聽到對方的聲音,便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夏末初秋的時候,Emily收到了一份禮物。一片美麗的樹葉靜靜地躺在一張賀卡里,旁邊是一行小字:“讓這顫抖的靈魂,帶著我的真心,跨越那注定的距離,飛到你身邊。”這大膽的告白,不覺讓Emily臉紅心跳。正尋思著,手機響了,是賀子凱打來的。他告訴Emily,那片葉子,是他用在成都采摘的銀杏葉親手制作的標本。“銀杏被稱為‘植物界的熊貓’,非常珍貴……送你一片銀杏葉,希望你知道,在我心里,你比它更珍貴……”
這番熾熱的話語,讓Emily又感動又幸福。她何嘗又不珍惜賀子凱呢?自從認識他以后,她也逐漸變得快樂開朗起來,心里早就對他有了一種莫名的期盼和好感。于是,兩人當即在電話里確定了戀愛關系,并約定,等到天氣轉涼的時候,賀子凱就去看望Emily。
轉眼秋天到了,Emily也開學了,賀子凱也準備履行自己的諾言,周末坐飛機去廈門看望她。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一天,Emily突然接到電話,臺北的母親生病了,要她馬上趕回去。Emily一聽,心急如焚,立刻收拾行李。回到臺灣后,Emily直接趕往醫院,下車時,竟然不小心將手機落在計程車上!一直以來,她和賀子凱都是通過電話聯系的,由于每次都是直接撥手機,也沒記清楚他的手機號碼。就這樣,賀子凱和Emily斷了聯系。
另一方面,賀子凱對Emily的困境毫不知情,一天,兩天,三天,Emily都沒有和他聯系,打她的手機,也是關機的聲音,賀子凱這才驚恐起來:Emily,怎么才能找到你啊?
有愛天涯近,費盡心思也要找到你
自從Emily“人間蒸發”后,賀子凱焦急不堪,排除了是Emily存心避開他后,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Emily出了事。賀子凱越想越害怕,那幾天,他吃不好,睡不香,人一下子變得憔悴,他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真的愛上了Emily。
賀子凱的失魂落魄,此時卻被媽媽盡收眼底。賀子凱的媽媽是一名中學教師,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她給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當她詢問賀子凱不開心的緣由時,賀子凱沒有猶豫,就將自己和Emily的故事和盤托出。
媽媽聽完賀子凱的敘述,沉思片刻,對他說道:“現代社會通訊的發達,讓人們結識的方式也變得便捷起來。但是,物質再豐富,也不能替代真愛的存在。一個錯誤的電話,很有可能帶來一個騙局,可是,它也有可能帶來一段佳緣呀。孩子,你要好好把握這份情感,去找她吧,給她想要的安全感,用行動去向她證明,打錯了電話,也可以找到對的人!”
賀子凱振作了起來。他請了假,飛到廈門,四下打聽Emily的消息。經過尋找,賀子凱得到的結果是,那所大學確實有一個叫Emily的臺灣女大學生,但由于她母親生病,目前還在臺灣沒有回來。由于賀子凱無法證實和Emily的關系,Emily的老師不愿透露Emily的家庭電話,而同學又沒有她在臺北的聯系方式!
于是,賀子凱開始在大學的網絡論壇上發帖:尋找Emily——請幫我尋找一個叫Emily的臺灣女大學生,我只知道她叫Emily,不知道她的年齡,不知道她的樣貌,不知道她的聯系方式,不知道她此時身在何處,我只知道我愛她!帖子里,他寫出了他和Emily美麗的愛情故事,并希望有人能提供Emily的線索。
賀子凱的帖子漸漸成了大家熱議的中心,有熱心的網友四處打聽Emily的信息,每天到論壇上來匯總。于是,一場網友自發組織的“尋找Emily”的活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短短幾天,這個帖子的點擊率已經上升到了十幾萬次。
經過無數個網友的愛心接力,終于有了線索,有一名網友留言說,他認識一個臺灣女孩兒,正是Emily中學的學姐,這名網友留下了這個女孩兒的電話。
賀子凱非常興奮,立即給這個叫李芳芝的女孩打電話。李芳芝很愿意幫他一把,但她只是Emily的一個校友而已,卻并沒有她的聯絡方式。賀子凱再次陷入深深的失望中,這時李芳芝告訴他,她有同學大學畢業后回中學任教,或許可以托這名同學向學校的學籍管理部查詢Emily的聯絡方式。經過三天艱難的等待,李芳芝給他帶來了好消息,向他提供了Emily的家庭電話。
另一方面,Emily也在對賀子凱相思成狂。11月的一天,Emily剛剛從醫院回到家里,家里的電話鈴響了,聽到賀子凱的聲音,Emily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驚呼:“賀子凱,你,你怎么知道我家的電話……”“好后悔沒有在認識之初就留下你家的電話,害我費盡周折才把你找到。”賀子凱佯裝苦惱地回答。
聽完賀子凱的敘述,Emily早已感動得泣不成聲。現在她終于明白,真正的愛是可以跨越一切阻礙的……
愛上“陌生人”, 臺灣女孩和四川小伙的電話情緣
愛情找回來了,賀子凱欣喜若狂。可是,這次再和Emily聊天,賀子凱敏感地發現,她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情緒顯得很低落。在賀子凱的一再追問下,Emily才說出實情。
原來,當初醫院診斷Emily的母親患的是腎結石,做了手術后,又感覺小腹疼痛。去醫院復查,顯示Emily的母親腎部出現問題,要再次進行手術,需要一大筆費用。
賀子凱二話沒說,立即將自己的積蓄寄給了Emily。隨后,賀子凱又為她籌集了一些錢。除此之外,賀子凱還四處幫Emily的媽媽尋找一些民間藥方。Emily接到賀子凱的匯款和藥方,心中感動不已,對他充滿了感激。
2009年年底,Emily的媽媽成功進行了手術,在媽媽的身體基本康復后,Emily才重返校園,這次她和賀子凱終于有機會見面了。
2010年1月1日,是賀子凱和Emily相約見面的日子。可前一天,賀子凱卻給Emily打電話,說自己臨時有加班任務,來不了,碰巧他有一位朋友要來廈門,他便托朋友給她帶了點四川特產,希望Emily能笑納并幫忙接待一下這位朋友。Emily答應了。
1月1日晚上8點,Emily正在寢室里看書,突然聽到走廊上傳來同學的尖叫:“Emily,Emily,有人找你!”她趕緊跑出去,遠遠地竟看到校門口掛了一個大紅的橫幅,上面寫著“Emily,我愛你”,Emily發現自己成了大家注目的中心,只覺得渾身不自在,“奇怪,誰搞的惡作劇呢?”她漲紅了臉小聲地嘀咕。此時,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現了!
是賀子凱!Emily 的心狂跳起來,果然,他拿出了藏在身后的一朵玫瑰:“我發誓,今生我只向你撒這么一次謊,希望你能原諒我,因為那也是為了給你一個驚喜……”接過紅玫瑰,強烈的幸福感襲遍Emily的全身……就這樣,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以愛的名義緊緊相擁了。
2010年5月,Emily畢業在即,媽媽建議她回臺北工作,可是,Emily做出了另一個選擇——去陌生的城市巴中,和男友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
來到巴中后不久,Emily便開始考慮創業。賀子凱非常支持她,經過一番測算,Emily將投資目光定在了奶茶行業。一番準備工作之后,2010年8月,Emily的奶茶店終于開門迎客了。而在這一天,Emily也做出了人生的另一個重大決定:等自己的事業有了一定起色之后,她就要為這段奇緣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成為一個幸福的四川小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