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對牛不是那么喜愛,可是從老家回來后,卻對牛刮目相看。
寒假期間,我回到了老家,在田野里,看見姑姑在那兒摘菜,我也跑過去摘了起來。在大姑的背后有一只龐大而害羞的耕牛。那只牛用尾巴拍趕著身上的蒼蠅,吃著嫩綠新鮮的草。
姑姑叫我去喂它,我十分不愿意地走到了牛的身旁。
我拿著縛在牛鼻子的麻繩子,拉著它的大鼻了,它就慢慢地跟著我走起來。我想,這家伙的鼻子似乎很硬的,它的鼻子前世也許是鋼鐵吧!我拉它之前怕它發怒,像我們班的同學那樣,被牛傷害自已的身體。后來我鼓起勇氣,咬緊牙關,把它牽到另一塊地去。通過這次接觸,我覺得牛并不像伙伴說的那么兇惡無比,也不像我想像中的兇猛反而覺得它像兔子那么溫馴,像狗一樣誠懇。它吃草時,頭埋得十分低,就像一個工人在埋頭苦干嘴巴用力地咬,咬出了“格格格……”的聲音,就像一首好聽的鄉間小曲。我用手觸摸著它的肚子,它顫抖一下,似乎被嚇著了。肚子下面還有奶頭,擠一擠,一些牛奶流了出來,這牛還能擠出奶,真不可思議。尾巴在拍打身上的蒼蠅時,尾巴像失控似的,東打打,西打打,可是總是看不到它到底有沒有打到蒼蠅。
送牛回“家”了,那牛跑在路上,它跑得真快,我這個自以為跑步快的,也很難追上它。在十二生肖中有這么一個故事:牛在比賽場上跑得最快,惜被一只耗子爬在它身上,最后那耗子跳到終點站,得到了第一名,牛只差一點。本來牛是第一的,可惜那耗子取巧,被它“巧得第一”。牛跑第一才是名副其實的。
看著那只牛的背影,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牛棚。我知道,它永遠在為人們提供牛奶,永遠在埋頭苦干,永遠地拼搏前進,記永遠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