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日我都喜歡,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因為春節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年夜飯、貼春聯。人們常把過春節說成“過年”,而“過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
據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它生長得比駱駝還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吼起來比雷還響。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天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他一年出山一次。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發現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
于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人們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徹夜點上燈?!澳辍蓖砩蟻砹艘豢?,家家燈火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頭又跑回去了。后來,人們把防“年”、“驅年”,變成安安穩穩地過年了?!澳辍睕]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炮竹,響亮的鼓,年年如此。
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p>
這是歷史上關于首春節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