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余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消息:星期三要為大家上一堂公開課,許多杭州的老師要來聽課,希望大家做好準備。
日日等,夜夜盼,終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星期三。今天上午第三節課,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來到階梯教室,準備在公開課上展示自己的風采。在上課之前,老師先讓我們看了一段關于節約用電的廣告。
開始上課了,余老師舉出了很多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并引出了課題:1億有多大?余老師提了6個問題,讓我們11個小組分工研究。我們小組分配到的問題是:1億枚硬幣數完要多久?我們馬上開始研究。我們先派出材料員洪承瑜去領了一袋硬幣。葉文杰拿起秒表計時,由杜晨陽來數硬幣,而我的工作是記錄。我們組研究的方法是:先數出100枚硬幣,看看要多長時間,再用100去除1億(我們把100枚當作1份,算出1億里有幾份),接著換算成1分鐘、1小時、1天。最后的得數是463天,這完全超出我的想象。
接著,老師讓每個小組都匯報結論。聽著同學們有聲有色的匯報,是我們破解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最后,我們都得出了結論:1億粒米足夠全家吃1年;1億滴水足夠全家喝1年;1億張紙或硬幣疊起來比珠穆朗瑪峰高得多;1億張紙疊起來比1頭成年象(8噸)重得多;1億枚硬幣連續數,1年不能數完……
由此看來,1億是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呀,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通過這堂課,我對1億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