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作家在一本書中寫有這樣的情節:
男人站在公路邊,問女孩,南生,你餓嗎。
南生用力地點頭。男人微笑。
他說,等在這里。南生,等我回來。然后,他起身走開。
3分鐘以后,這個男人離開了南生的世界。他是南生多年未見的爸爸。
輪胎在馬路上摩擦出刺耳而絕望的尖叫。
“等我回來”,一句很輕的話語卻困擾了南生的一生。諾言的甜美,就像苦藥外包的薄薄的糖衣,然而失望的傷痕卻又讓人通徹心扉。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單純地認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永恒不變的。后來,我和C同桌。他說,他和他最好的朋友約定,上初中后誰也不能抽煙,不能變壞。他做到了。我想,這孩子還有救。多好。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看到C叼著煙頭與我擦肩而過。我的心竟不由自主地起起落落疼起來。想想曾和C許諾的朋友,現在已成大家公認的尖子生。曾經的諾言。灰飛煙滅。
如今,C就像一陣莽撞的疾風,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全然不顧。我們彼此再次陌路。
忘記似乎是件很頻繁的舉動。就像有人說的那樣“那些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遺忘了”。畢竟,在歲月面前,誰都只是孩子。“承諾”這個字眼太沉重。我們還太年輕,誰都給不了別人承諾。
后記:我把這篇文章拿給Blue看后,她說,“一本年鑒的內容,與品質和顏色無關”。C也是這樣,他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男孩,他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且吟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