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景物作文300字 小學景物作文教案篇一
春天,到田里的人們都在播種、插秧。所以,稻田里嫩綠嫩綠的,像給稻田披上了嫩綠色的外衣。稻田邊有很多人,大人在聊天,小孩子有的在放風箏,有的跳皮筋,有的在捉迷藏,用功的就在看書。稻田邊的萬物都蘇醒了,小草吐出綠色的芽兒,迎春花正為迎接春天而忙碌。
禾苗一天天的長大了。直到夏天,禾苗有些成了金色,有些還帶著一點淡淡的綠色。現在,該豐收了。人們都開著收割機到田里去收割稻子,再用打谷機把谷粒打下來曬干,放進糧倉。收割完了,人們又忙著把秧苗插進稻田,等待著新一季的收獲。稻田邊的草、樹都是翠綠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還帶著一點金色。夏天是炎熱的,特別是中午,不管是植物、動物、人都顯得沒精打采。在夏天,許多小孩都在很熱的時候到附近的小河里游泳。
轉眼,秋天到了。禾苗成熟了,稻田里都是金色的,人們在忙碌中品嘗豐收的喜悅。還有些小姑娘喜歡到稻田里去拾稻穗,有些小孩在旁邊拿稻草做堡壘玩打仗游戲。秋天也可以放風箏,所以,有些小孩在拿著自己的風箏去放,也些小孩去撿落葉用來擺圖形玩。
北風吹,冬天到。白雪覆蓋著大地,稻田里光禿禿一片,山上也是白茫茫的,人們用自己收獲的糧食過冬,也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小松鼠、蛇、熊都在冬眠,萬物好像都沉入在沉睡中一樣……
瞧!這就是我的家鄉稻田的四季!
小學景物作文300字 小學景物作文教案篇二
我的家鄉在宜昌,那兒生產許多種類的水果,可是最為馳名的要數橘子了。橘子酸酸甜甜的,汁水多,果質好。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嘗到橘子的美味兒了,所以橘子成熟后,我都會拉著爸爸,媽媽去水果店買橘子吃。
橘子在夏天開花,秋天結果。剛長出來的小花蕾只有指甲殼般大小。花蕾好似一個馬上就要笑開了的娃娃臉,可愛極了。秋天的時候,正是橘子掛果的季節,那一個個橘子黃澄澄的,長得小巧玲瓏,如果你站在幾棵橘樹面前吮吸著這里的氣味,就會覺得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如果你在走近些,這些橘子一定會令你垂涎欲滴,現在你會情不自禁的摘一個下來,輕輕地掰開橘子,這時它那酸甜可口的果肉就會露出來,那果肉呀!非常誘人,它會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讓你對它流連忘返。
橘子有一個圓鼓鼓的大肚皮,身上還有許多小窩窩,雖然我并不知道它們是干什么的,可我也對它們產生了許多興趣。有一次,媽媽給我買回了許多有綠也有黃的橘子,我發現綠色部分里的小窩窩變成了鵝黃色,而黃色部分里的小窩窩卻變成了橘黃色,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上網查尋,我發現,橘子的顏色是從里面往外面長得,綠色部分上并不是小窩窩,而是窩窩上的一層皮,而黃色部分上的窩窩慢慢裂開,就變成了橘子身上的“皺紋”。
橘子吃后可以增加維生素,還可以使頭腦清新,它的皮還可以貼在臉上美容呢!橘子可以做成橘子罐頭,橘子飲料,橘子糖、橘子皮不僅可以美容還可以當烹調料呢!
花美橘美人更美,家鄉的人們辛勤耕耘,換來夏天爛漫的花,換來秋天甜美的果實,朋友們,歡迎你來宜昌品嘗我們家鄉的特產——橘子。
小學景物作文300字 小學景物作文教案篇三
我的家鄉在魯南農村,是平原,南面與蘇北搭界,沭河蜿蜒流過,三0七國道橫亙在村北,東面是京滬高速公路。雖說家鄉一馬平川,沒什么名勝古跡,但它對于我來說是樂園。
陽春三月,穿過京滬高速路的立交橋,來到沭河邊,兩岸桃花盛開,楊柳吐新芽,春風吹拂一望無際的麥田,正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景致。我們坐在河邊的沙灘上,大聲背課文,驚起鳥兒也嘰嘰喳喳傳遞春的消息。這里也是我們夏天游泳的好去處。
夏天驕陽逼近,最好是下雨天,來到村南荷塘去釣魚。很少領略雨中荷塘的神韻吧,折一支大荷葉擋雨,醉人的清香沁人心脾,微風過處,荷葉就象芭蕾舞女的裙,高低參差,搖動起來,雨水就象水銀,層層瀉入荷塘,葉子更加蒼翠欲滴。圣潔的花瓣托起蓮蓬,還有蛋黃色的花蕊。有時花蕊上有蜻蜓落下,好像陶醉的樣子。雨打在那一大片碧緑的葉上,就象腰鼓齊響。
村西有一片很大的果園,秋天來了,蘋果,梨,葡萄架,果實累累,散發誘人的香氣,我和伙伴們在那寫作業,或者坐在樹杈上盯著果子出神,伙伴的老爸承包的,我們幫他采摘水果,回家時總能帶回一些最新鮮的。
我們家鄉冬天比較寒冷,一般農歷十一月左右要下雪,這時村北最好玩,跨過三0七國道,來到步頂打雪仗,堆很大的雪人,這兒要算附近最高點了,至于為啥名叫步頂,相傳有個典故,說是當年唐朝一個姓薛的將軍帶大軍經過此地,在這暫歇,官兵們磕鞋里的泥土就堆起這個高崗,名曰步頂。冬天到這玩雪人很多,堆的大雪人要好久才融化掉。
我們村名據說有講究,說當年是因為鳳凰集鳴的地方而得名。
這些是我們家鄉最樸素的景物,只是長大在外奔波,更加思念家鄉,雖然比不上魚米之鄉的江南水鄉,也沒有巴蜀這邊山清水秀,但在我心中,那是我永遠的鄉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