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考答題注意事項和技巧篇一
第一、第一遍做完后,檢查的時候不能簡單地按照做題的思路再來,這樣會陷入慣性思維。
其實第一遍如果做錯了,檢查時用同樣的方法發現錯誤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人會有先入之見。最好的方法是交叉驗證。比如解方程,得到解之后,一定要帶回去驗證,不要看著自己的步驟再解一遍。
第二、每一步都要問一下寫的那些東西是從哪里來的。
有的人做物理題,前面寫的是25,后面抄著抄著就抄成了23。寫23時,要問問自己這個數是從哪里抄來的。還有的人一著急會寫出2+3=8,看到8,要問問它是從哪兒來的。
第三、采用常識判斷。
有的人解三角形的三條邊,算出來是4、5、10,然后就交卷了。得到這種答案,要問問自己這樣三個長度的邊能否構成三角形(兩邊之和必須大于第三邊)。
高考閱卷時,從來不給那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人所謂的辛苦分,我雖然沒有考過文科高考,但是我當時有政治考試,完全是一個文科考試,當時學校請了一個高考閱卷組的負責人給我們輔導,那位老師講,文科的問答題,完全根據要點給分,要點丟掉了,回答再長也沒有用。
后來高考時我的政治考試分數非常高,而考卷上并沒有密密麻麻寫論文。兩年前我和四中一些教高中文科的老師探討這個問題,他們給我很明確的回答,今年的閱卷依然如此。
另外,如果有三條要點,只能答出兩個,或者只想起來兩個,千萬不要戀戰,不要試圖把那兩點展開發揮,因為那樣不會多得半分。有這時間不如把那些該撿的西瓜撿到手。
最后,還有一條建議,就是最后這一段時間要維持日常的生活習慣。雖然我們都說考前要放松,但如果你是一個每天學習都很緊張,而且習慣了這個節奏的人,不妨繼續這么做。但是這時心里要明白看書的目的不是長知識,只是維持一種自己的生活習慣。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最后給孩子特別的保障。最近幾年經常有報道,很多小區為了怕影響高考的孩子休息,連電梯都不讓開了。這種所謂保障學生的做法,除了給考生增加壓力,沒有半點好處。
中考答題注意事項和技巧篇二
任何考試都有很多送分的題目,對于不同水平的人,送分的題目數量會有差別。對學霸來講,90%都是送分題,對普通學生來講只有60%是送分題。但是不論自己是什么水平,那些送分題都是應該得到的西瓜,必須要100%地保住。保住95%,甚至99%都是不夠的。
送分題丟分,自己要感到丟臉才對。很多人送分的題目丟分了,然后簡單地講是自己粗心。其實將原因歸結到粗心上是一種極不負責任,又非常愚笨的想法。
粗心的背后有很深層次的原因,不理解這一點的話,不僅一輩子考試考不好,工作也做不好。具體到考試,粗心的原因包括這樣幾個:
a.基本內容看似簡單,其實根本沒有掌握好。因此,現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趕快把這些內容補一補。
b.題目本身就看錯了或者理解錯了。很多人看題目是不上心,想當然,按照自己的先入為主的理解去做,而不是按照它的含義去做。我常講,很多課學不好,是語文沒學好,語言理解能力太差。
c.做題方式不對,這一點我們在下面講戰術時仔細講。
中考答題注意事項和技巧篇三
雖然我們學習的目的是掌握知識,也就是學好,而不是為了對付考試,但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再試圖花時間學習已經來不及了。如果有些知識你高中三年,或者初中三年還沒有學會,或是學得似是而非,就不要指望這兩三周的時間能學會了。
即使你覺得經過復習,似乎掌握了那些知識,也只是了解了皮毛,遇到稍微變通一點的題就會做不出來,或者做錯了。
因此,在最后一個月,特別是最后一周,就不要學習新的內容,或者復習那些自己難以掌握的內容,對自己這三年的學習情況和水平要有正確的認識,特別要戒除貪欲。很多人學的時候沒有鉆研進去,指望最后出現奇跡,這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段時間要保障的,就是發揮出水平。如果你平時的水平是80分,高考時能發揮出80分就不錯了,雖然你可能偶爾考過85分,但是千萬不要對這種偶然的超水平發揮抱希望。80分的人,非想要發揮到85分,就如同能夠挑100斤擔子的人非要挑120斤的擔子一樣,除了把自己的身體壓垮,沒有半點好處。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是90分的水平,考試大概只能發揮80%~85%,因此到了考試的時候我就認命,能考多少是多少了。雖然很多學校依然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水平有所提高,都能很好發揮。
從我在過去幾十年見到的高考情況,除了個別的特例,大部分人都是原來什么水平,最后還是什么水平,不會好到哪里。但是如果發揮不好,有80分水平的人考成70分,可是大概率事件。
結合這兩條,最后這段時間的策略就是爭取考好試,發揮水平。
上一篇:2024年高一必修一數學電子課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