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19
扔掉思想中的輪椅
——讀《我不是懦夫》有感
“懦夫!”文中王嘉鵬哥哥的一句話,罵醒了王嘉鵬,同時也驚醒了我。
當父母指著我,恨鐵不成鋼地責備我時,我有沒有想過,我真的有他們說的那樣差勁嗎?沒有。我只是選擇沉默著,任憑他們喋喋不休著我的不好,我以為我正如他們所說的不好,不去做任何爭辯,因為我知道即便是努力地爭辯幾句,最后也總是被他們回擊得更加不堪,于是,我真的認為我有太多太多的缺點,連我自己都不敢確定我還有沒有優點了。
終于,那一句“懦夫”震醒了我,我開始反思,我真的一無是處嗎?我真的有他們說的那么糟嗎?我真的……當我開始慢慢清醒的時候,同學的議論又把我推回思考的原點。
當同學湊在一塊兒,輕聲談論著什么,又不時地用眼睛乜著我的時候,我知道,他們又在說我了,我拼命想讓自己不去瞎想,但擺在眼前的回家作業,我卻看不進一個字,我甚至趴在桌子上,耳朵卻仍不爭氣的傳達著外界傳來的音波信息,原本我以為可以佯裝沒聽見,可以繼續與他們一起學習、生活,可以……可是,我發現我做不到了,因為我忍受不了他們的冷眼和冷哼聲,也因為時鐘仍會走,它不可能逆轉,更不可能等著我去解釋。于是,我又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又做錯什么了,因為,現在,除了小學里的,我沒有任何可以交換心靈的朋友。我陷入了泥潭,動彈不得,同學的歡聲笑語在我聽來竟全都是帶有嘲諷和銳刺的笑聲,深深地扎進了我的心中,似乎讓我有種罪惡感。
終于,那一句“懦夫”硬是把我從泥潭里拖出來,搖醒了我。
兩次的被清醒了以后,我不再遲疑,不再懷疑,也不再關心別人對我的任何負的面評價,只要是在行進的人,就必然會遇到挫折,,有些人或許會勇敢的爬起來,有些人或許會因此一蹶不振,甚至放棄自己,但我要嘗試:因為只有爬起來,才有站起來的可能;只有站起來,才又繼續走的可能;只有繼續走,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要扔掉一些組織我繼續走的障礙物,包括那個思想中讓我殘廢雙腿,不能一步一個腳印繼續走的輪椅!
第二篇:
題記:真正勇敢的人,是不會給自己的失敗尋找任何借口的,誰敢于直接面對失敗,果決地向失敗挑戰。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失敗,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有一種體驗。有的人面對失敗,不屈不撓;有的人失敗,怪天怨地;更有是甚者,面對失敗,自暴自棄。三種不同的態度,必然會造就三種不同的人生。
這篇文章并不長,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天花亂墜的修辭。但是,它仍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中。因為它擁有可貴的精神,它讓我不得不去深思——我究竟是不是懦夫。
文章敘說了作者與他的許多同學由于在高考中沒有發揮好,在高考志愿填報不當的情況下,他們被“擴招”進這所“三流大學”。他們一直持著這種心態直到一次講座,主講人是他們的師兄,現某名牌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張教授。張教授開門見山,首先為他們考上了這所“三流大學”而感到不公平。這一舉動得到了大家的雷雷掌聲。張教授接著說:“你們既然讀了這所大學,就說明你們只配得上這所學校,怎么不想想,別人為什么高考不發揮失常,別人為什么填報志愿不失誤?如果說進這所學校是人生的一次失敗,那么,不去解決已成定局的失敗帶來的問題,而是千方百計地找借口,這樣我不僅覺得你們弱智,無能,還感覺你們虛偽,你們是群懦夫。說到這兒,張教授一甩演講稿,頭也不回就走了。臺下的同學沉靜了,沒有一個離開的,回到教室,他們把“我們是群懦夫”寫在黑板上。在之后的三年,大家拼命地努力,沒人再提高考的事。終于,考研成績出來了,五十一人報考,達線五十一人。臨近大學畢業,張教授又一次來作報告,他引用了一句西諺:沒有失敗的成功者,只有成功的失敗者,沒有失敗,只有失敗者。這次報告依舊很短,這一次,張教授笑了。
的確,人生的旅途漫漫,有誰不會失敗。然而總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找理由,總是對自己的失誤自我原諒,這不是懦夫是什么呢?
回首到去年的中考,自己何嘗不是因為失誤而與自己的夢想失之交臂,何嘗不是陷入深深的痛苦與自責中無法自拔,但那又有什么用呢?時光不會逆轉,一切也不會重來。我只有在未來的日子里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才能真正地說明,我不是懦夫!我雖然失去了中考,但是我至少贏得了高考的機會,我不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我應該勇敢地正視自己的失敗,找尋失敗的原因并去改正。只有這樣,我才能夠成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綻放光彩,才能真正地自豪地對自己說:“我不是懦夫!”
指導老師:戴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