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春晚《我的幸福瞬間》圖片征集活動金獎作品中,有一張照片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題目是《越洋電話》。
畫面中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太太戴著耳機,坐在電腦前和遠在大洋彼岸的兒女進行視頻通話,老人臉上寫滿了幸福。令我印象深刻不僅僅因為照片內容生動,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我的強烈共鳴,因為我們家的老人也會用電腦。奶奶一個人住在鎮江,家里冷冷清清,平時只能看看報紙,看看電視,有時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十分寂寞。
為了豐富奶奶的生活,叔叔從家里拿了一臺電腦,給奶奶開通了網絡。這樣奶奶平時就可以上上網,看看新聞,也可以和家人們視頻通話,生活就不單調了。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困難重重。對于別人來說,這根本不算什么,但對于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想要做到獨立熟練操作電腦,確實有難度。對于簡單的開、關機操作,爸爸給奶奶寫了一張操作步驟,只需對照著指南操作即可。
對于上網,爸爸把用個常用的網站收藏起來,并給奶奶演示如何瀏覽網頁。奶奶自己也試了幾遍,看樣子是學會了。可是好景不長,我們剛回南京不久,奶奶就開始一個接一個打電話了。一會兒是網絡不通了,一會兒是什么圖標找不到了。由于奶奶初學乍練,對于一些現象描述不清,爸爸的指導她也不一定完全理解,往往是講了二十多分鐘,剛掛上電話,沒幾分鐘,奶奶的電話又響了,后來有一天奶奶竟然打電話說電腦開不了機了。為此爸爸專門去了一趟鎮江,發現奶奶每次關機后都再按一下開機按鈕,再切斷總電源。這就等于才關了機又開機,開機沒有完成又斷了電。難怪電腦開不了機,原來是被奶奶給折騰崩潰了。爸爸忙了一個上午,恢復了系統,又仔細給奶奶講了一遍電腦操作方法。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奶奶終于能熟練使用電腦了。
現在,她每天和爸爸通一次視頻,上鳳凰網瀏覽一下新聞,再到優酷去看幾集電視連續劇,有時竟看到半夜,活脫脫成了一個網蟲。奶奶試用電腦成功后,家里掀起了一股老人學電腦的熱潮。幾個姑奶奶,還有嬸嬸的爸爸媽媽都學會了用電腦。就連83歲的外公也在媽媽的建議下開始學電腦。外公是我們家的大知識分子,1948年考取上海交大,退休后又自學了英語和電腦操作系統原理。有了基礎學起來就輕松了許多。只幾天功夫,外公就掌握了基本操作和一些上網技巧,已經能夠獨立登錄MSN,qq并發起視頻對話。而且外公每天堅持練習,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了。只是有時候操作電腦過于專注,以致于有些血壓高,不得不休息一會兒。
都說年輕人領跑時代潮流。我要說,我們家的老人也能緊隨時代的腳步跑。這就叫老人也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