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方方的長方體,中間是空的。內壁上有著幾個上下開的玻璃窗。里面對稱地排上兩排座椅,頭上一排行李架。一個車廂大致就完成了。
按理來說,這種東西也只能算的上是人類在文明史上的一種工具罷了。車廂只能是車廂,變不了其他的。不過,給予轉變的是人。裝載著人的車廂,就不是車廂,成了一個微型世界。這是件挺好玩的事。空車廂,單純得像白開水,裝載人了以后,就有了酸甜苦辣咸。
這么一想倒也不值得奇怪?;疖嚶铮匾煌üぞ?。四面八方的人來來往往,自然,車上各種人都有。在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對人們占座位時的小肚雞腸,斤斤計較表現得特別實在:“……有的人沒有行李,把身子扭轉來,教一個屁股和一支大腿占據了兩個人的坐位,而悠閑地憑在窗中吸煙。他把大烏龜殼似的一個背部向著他的右鄰,而用一支橫置的左大腿來拒遠他的左鄰。這大腿上面的空間完全歸他所有,可在其中從容地抽煙,看報。逢到找尋坐位的人來了,把報紙堆在大腿上,把頭攢出窗外,只作不聞不見……”。我好像還從沒見過這樣的場景,但也覺得那是種沒道德的表現。
還有的就是里邊提到的鄉下人。他們對于別人占了自己的座位,不是去據理力爭,而是乖乖的到別的地方,最后只能到洗手間前站著,卻又因為擋了剪票員的路被狠很罵了一頓。對于這樣的表現只能說是懦弱。在他們的退讓的沉默中,我忽然想起另一件事。
這次春節后,表姐到我們家。父親問起車票的事,她懊惱的抱怨著,說是年初六坐的火車。結果去了車站,看到人們爭先恐后的擠上車去。這是個小站,所以上車的人大多都是些農民工,買的都是站票??墒撬麄儏s霸占了所有的位置。乘務員覺得他們也挺累的,反正有座位的乘客在下一個站才會上,就沒有把他們趕起來。可是,當這些乘客進了車廂后,這些農民工卻不愿意把位置給讓出來,雙方差點打了起來。最后那些農民工才在不得已情況下讓座。我表姐和兩個女學生坐在一起,旁邊的農民工見到了,就硬要三個人往窗邊擠,三個人的座位坐上了五個人。
我當時就很生氣,可我的父親卻嘆了口氣:“也是被逼的啊?!蔽耶敃r還很不服氣的和父親吵,現在來想,也未必沒有道理。人也只是為形勢而變,不同的經歷造就了各種各樣的人。我一直相信人的本心是善良的,一個人不管怎么壞,都會有善良的一面。關鍵就是所處的環境。如果他在一個和諧的,大家都遵守道德規范的社會,恐怕他想變壞也是件挺難的事。
車廂畢竟也只是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