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談起京劇,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梅蘭芳。雖然大部分80后、90后的年輕人對“梅蘭芳=京劇”這個概念有著清晰的印象,但是這個“梅蘭芳”已經是個遙遠的傳奇。他也許很偉大,他的人生也許很有趣,但是,他并不被了解。他已經成為了某種符號,代表著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的符號。
對京戲我并不了解,對梅蘭芳的熱愛是從林瑩的漫畫《梅蘭芳》開始的。
梅蘭芳在京劇這條路上走了一生,他的傳奇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敘述得清的,而林瑩卻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式——漫畫——將京劇和梅蘭芳展現在國人面前。
林瑩的選擇是正確的,《梅蘭芳》的上市吸引了眾多青少年。一百年前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講述的,林瑩她深知這一點。“肯定會有較真的讀者質問:‘你能保證你畫的每一樣東西都能準確地還原那個時代嗎?’答案是不可能。”是的,不可能。今日大家所熟悉的京劇在一百年前的世界里,其實,是沒有這么華麗的。從舞臺。,服裝,道具,化妝,那時的京劇有著很多完全不符合現代審美的東西。事實上,現在的京劇作為國粹的華美大氣,正是以梅蘭芳為首的那一代京劇大師們共同發展,改良的結果。而我認為林瑩作為那個時代的詮釋者無疑是成功的。
《梅蘭芳》中華麗的服裝,精致的人物,動人的情節,沒有一處不是精彩的,沒有一處不是融合了作者辛勞的汗水而形成的。最吸引人的,便是人物的眼神了;能夠將眼睛流露出的神態完美刻畫肯定是最難的部分。“但我卻并不記得自己曾經因為眼神的表現而花過更多的心血啊。”雖然林瑩如此說,但如果沒有過硬的功底,她如何能將這些細節完美地展示出來呢?
梅蘭芳和他那一代的大師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將京劇發展壯大,使京劇走向世界。而林瑩無論是作為一個漫畫家還是一個戲迷,她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傳播京劇這條路上奮力拼搏。
《梅蘭芳》的電影早已下檔,DVD也賣得過了氣,而林瑩的漫畫《梅蘭芳》也在連載中。我相信,林瑩開辟的這條路只是個鋪墊,一定總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京劇,將這條路擴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