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與金錢”,是兩個互相抵觸的詞語。因為,用金錢是買不到最真摯的親情;而用親情換來的金錢,也是骯臟無比的。《歐也妮·葛朗臺》這一本書,就講述了現實生活中親情與金錢之間的“斗爭”。
可是,書中女主角—歐也妮的父親,卻是個貪婪不足的人。在親情與金錢,卻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親情,拋棄了女兒和妻子……可憐的歐也妮,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母愛。心也冷了,漫無目地的在這個殘酷的世界里“游蕩”著。面對著自己的家財萬貫,她看也不看一眼。因為,這些白花花的錢,就是害死她母親的獪子手,就是令她家支離破碎的強惡勢力。而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力量,就是等著自己心愛的人—查理回來,安撫自己受過重傷而變得脆弱的心。歐也妮渴望著,盼望著。在這段思念的日子里,年邁的父親也去世了。而那龐大的家產,就真正由歐也妮繼承。許多名門望族得知這個消息,每天都來擁戴歐也妮。
可在歐也妮的心里,只有查理是自己唯一認定的丈夫。終于有一天,歐也妮看到了查理寄來的信。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來看,可就因為這一封信,令歐也妮的心徹底破碎了。原來,查理為了還去世的父親在生前所欠的債,犧牲了他與歐也妮之間的戀情。娶了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作妻子。歐也妮像跌入了萬長深淵,在她身邊,已經沒有親人,沒有值得信任的人了。在她的一生,親情這種東西,已經完全消失。
可歐也妮也堅守親情,詛咒著金錢。對與無親無戚的歐也妮來說已經生無可戀,于是就慢慢地走向了死亡……《歐也妮·葛朗臺》這個故事,在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人重蹈覆轍。出買了親情,背叛了良心,就是為了那些自以為是無所不能的金錢。就比如是人人痛罵的人販子,他們拐騙小孩,把人當作貨物來做交易。埋沒了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金錢,還破壞了一個溫馨的家庭。可試問,就算有錢又怎么樣?那得到那些黑心錢后,難道心不會痛,不會害怕嗎?每天都是提心吊膽,連睡也要有人把風,生怕被人發現。
那樣的生活,難道會好過嗎?金錢并不是萬能。況且,“人各有志”為什么就要走向“拐賣”這一條不歸路呢?歷史上,有一句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義者也”。古代英雄為了仁義,放棄了生命。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學習他們呢?況且,現在又不用自我犧牲,只是為自己的良心負一點責任。雖說人是不能沒有錢,可和親情相比之下,親情,不是更珍貴,更難得嗎?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可親情,一旦失去了,就在也回不來了。別把自己的快樂建造在別人的痛苦上,珍惜親情,珍惜在親情中的生活吧!
世界多么美好,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無辜的人們。親情,是一個暖爐,溫暖著人心;親情,是一個粘合劑,把身邊的人們緊緊的粘在一起。請你們為了別人,同時也為了自己,維護世界的愛,讓世界的愛火燃燒得更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