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學校中有好多學生厭學、逃學,有的學生還染上了社會中的一些惡習,抽煙、酗酒、打架、斗毆……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們自然會感到痛心疾首,甚至失去教育信心。近日暢讀了美國作家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書中的主人公霍爾頓就是這樣一個學生,他整日穿著風雨衣,戴著鴨舌帽,游游蕩蕩,不愿讀書,對學校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厭煩,期末測試居然會5門功課中4門不及格。就是這樣一個不求上進,玩世不恭的學生,學校給予他的態度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在這篇小說中我卻讀出了主人公霍爾頓的另一面,他有著一顆純潔、正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童心。他嫉惡如仇。他討厭周圍骯臟的世界,討厭偽君子,討厭周圍虛假的人,面對那些旅館和酒吧里尋歡作樂、忸怩作態的男女,看著她們假模假式、糟糕透頂的歌舞,霍爾頓會感到作嘔;面對校長的虛偽勢利他會十分反感;看到墻上的下流字眼霍爾頓會憤憤擦去……他看不慣周圍的世道,所以他苦悶、躊躇,可見憤世嫉俗的思想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還是根深蒂固的。他純真善良。霍爾頓雖然叛逆學校與父母,但是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妹妹菲苾。
為了妹妹,他寧愿放棄自己去西部謀生的意愿。看著妹妹快樂地生活,他的內心也充盈了幸福的滋味。霍爾頓心靈深處的人性美不光體現在對妹妹的愛護上,他厭棄學習,苦悶彷徨地在街上游蕩,遇見了兩個籌集善款的修女,為了幫助苦難中的孩子,他毅然捐出了10塊錢。區區的幾元錢雖然現在看似不多,但是我想在當時的昏濁社會中足可以讓主人公霍爾頓的形象閃閃發光。他擁有崇高的理想。“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這就是霍爾頓簡單而又崇高的理想。在美國當時那個社會中能有一個人產生出這么偉大的想法,說明他的內心在與黑暗抗爭,他渴望安寧、渴望和諧,渴望人性歸真。因為有了理想,他的人生有了前進的方向;因為有了理想,他的世界不再迷茫;因為有了理想,他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霍爾頓,這個被學校幾次開除的學生,也依然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那么,做為當代文明社會中的學生們,大家更要懂得珍惜現在優異的學習環境,懂得社會、國家、親人賜予我們的學習資源。雖然現在有的學生迷茫了自我,但是通過霍爾頓這個“麥田里的守望者”,我想不論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他們依然各有優點。老師,請相信您的學生吧!只要您不放棄自己的學生,學生們絕對不會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