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與女生同樓互通,學生與老師同層共處,家長與學子同室而居……
這樣的情景像是天方夜譚,然而卻無比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位于教師宿舍區最北端,北門第一棟臨街的建筑目前就是這樣一種狀況。灰黑的墻上掛著四個陳舊的大字“學生公寓”,由于住在這里的多是零班學生且走出過數十位清華北大學子,大家私下里把它叫做“才子樓”或“狀元樓”。
這里,會有怎樣的故事呢?4月4日下午4點,我們試圖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地獄還是天堂
這是學校最早的建筑之一,采用極易滲漏的板式結構,地上倒杯水樓下可能就下雨了。墻壁還是30年前粉刷的,如今已光怪陸離,像極了北京798藝術區內的涂鴉墻。房間布局呈斗形,西邊9個房間對門開,只能靠窗戶吸收陽光;東邊6個房間單排并列,陽光越過走廊直接照射在室內每個角落。
東西房間的區別不僅在光線采擷上,內部結構更是迥異。東邊房間鋪有光亮地板,內置獨立衛生間、洗衣間及涼衣架。西邊房間沿用30年前水泥地板,室內除了繡跡斑斑的雙層鐵架床之外一無所有。9個房間共用的衛生間內仍然沿用浪費極大的沖水式便槽,不管是三伏還是三九,涮牙、洗澡只能在斜對樓梯,空曠無任何遮攔的洗漱房內完成。
老學生公寓共五層,1-3層住男生,4-5住女生。共入住100來人,其中教師18人,家長若干人。設有管理清潔員一名,并負責定時開啟每層樓道兩端的鐵門。公寓不查寢,不規定熄燈時間。因此有人把這稱之為“天堂”。
學生公寓還是教師宿舍
校園處處喧騰而這里卻靜得出奇。好不容易我們才找到第一位采訪對象,他來自農村,父母僅靠雙手以最原始的勞作為他賺取高昂的學費,然而他卻在去年的高考中失敗了。看到父母眼中的黯然,他心中充滿了悔意?!斑@一次我會更加努力,因為我要報答養育我十幾載的父母,我想看到他們開心的笑容?!彼麍远ǖ脑捳Z讓這靜謐的樓層多了些莊重與傷感。
樓梯間回蕩著我們的腳步聲,那樣的清晰、空靈。我們敲開了一扇虛掩的門,母親正倚靠著床頭織著毛衣,一個男生伏在書桌上靜靜地做著作業。室內干凈整齊,充滿著家的味道。談到自己兒子,這位母親臉上充滿著笑容,神情充滿了驕傲。她
的兒子很優秀,為了讓兒子能夠更安心地求學,她毅然決定來陪讀,雖然很舍不得家里,但為了兒子她可以奉獻一切……
與學生公寓相反,這里睡得最早的往往是管理員,即使是12點,依然燈光通明,燈下有做題的學生,也有備課的老師。
采訪中我們驚訝地發現:東邊條件優越的房間里住的全是學生和家長,老師全部住在西邊簡陋的房間里。這是老師的偉大還是學校的悲哀?我們試圖從老師口中得到答案,但老師們都回避我們的采訪。
個人奮斗的悲壯史詩
為了理想的大學,學生緊張刻苦、爭分奪秒;為了兒女的未來,家長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為了事業和追求,教師安貧樂道、兢兢業業……
一棟普通的學生公寓,一群年輕的老師和學子,一天天瑣碎、重復而沉重的生活,讓人感到的不僅僅是為理想執著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悲壯。與其說我們在老公寓中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集體奮斗史,不如說老公寓更真實地呈現了悲壯如蟻的個人奮斗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