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里我有幸讀了一本特別讀本——《建設幸福中國》,讀完后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受益匪淺。2011年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兩會”上提出了“幸福中國”的號召,這本書分六篇,從“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共享發展成果、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困難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從不同角度向人們展現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書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讓我感受到:幸福是學生上學環境得到改善;幸福是人們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幸福是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基本醫療保障;幸福是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幸福是小區里安裝了健身器材……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9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回首這90年來,我們的黨走過的是一條艱苦奮斗的道路。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國家生產力迅速發展,中國由落后走向繁榮,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XXX同志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情況,站在歷史和發展的高度上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進一步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在“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當今,在“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2008年奧運會緊鑼密鼓的籌備之際,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論述為我們提出了言行的指導。“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雖然僅僅是簡單的八句話,但它精辟的概括了如何樹立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實現國家穩定,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求。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吧!他為我們的水稻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這不僅是我們中國的發展成就,也令世界刮目相看。那他老人家現在怎么樣了呢?2008年,袁隆平又被人們拉出了水面,這次可不是因為又有什么科學成就,而是因為他被人們爆出了與妻子一起去看車展的消息,你可能會覺得納悶;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怎么會被車站所吸引呢?這也許也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在穩步提高,也體現社會的開放與越來越現代化。那他現在的生活又怎么樣呢?看完這篇文章,我可以有一個詞來形容:樸素。從樸素中可以看出什么呢?現在多數人盲目地追求幸福。卻從不重視樸素節約,他們會這樣說:現在是和平年代,那么節約干什么?他們是老人,能受得住,少吃一點,少用一點又沒事!
其實,幸福并不僅僅就是向別人夸贊、表揚,更多的是心理感受。身邊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也是為了我們的祖我們這些21世紀的新希望,應該怎樣建設幸福中國呢?要好好學習,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才有實質力量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以養成習慣來陶冶我們的精神情操,在生活上樸素、勤勞和一絲不茍,做事也要認認真真、不馬虎做一個四好少年,盡我們自己的力量,才能建設一個幸福中國!
上一篇:《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