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世功名,千古長青。他一世英名,萬古長存。
他是人人敬仰的偉人,可他心中的悲哀,又有誰能言喻。他們都是英雄,他們哭過、笑過、痛過、喜過、成功過,亦,失敗過。可最終等待他的,卻是所有希望的破滅。
是的,這一切的一切,從他出山時就已注定。
他的名字里有著“明”“亮”二字,注定,他便是那濁世中的一枚殘燭,照亮一角、點明一個希望。
憶隆中。。。那一襲白衣,從隆中青翠的草堂中走出之后,便再也沒有回來過;那一襲白衣,燒了新野、救了英主;那一襲白衣,舌辯群儒、躲過了江東長廊上的明槍暗箭,終還是促成了孫劉聯(lián)盟。
那一夜,空中降了雪,火燒著兵,也燃著雪。滿天的火啊,像一抹紅霞照亮了天邊;滿天的雪啊,落在茫茫江岸上被火燒焦的蘆葦上。他在琴聲中靜靜地聽著,聽著那火焰吞噬半壁江山,聽著那曹魏如何兵敗赤壁,聽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如何步步為營!天空漸漸透出難得的清澈,他笑了。
可惜,笑容里的他又怎會知曉?他的夢想,其實離他越來越遠了。
鞍馬勞頓,金戈鐵馬。當(dāng)他手持羽扇,正襟危坐在帷幄之中,又何曾想過自己會倒在那夜秋風(fēng)之中?
他只要天下太平。他不要百姓無家可歸,顛沛流離;他不要中原戰(zhàn)火紛紛,斷壁殘垣;他不要自己的理想抱負,在有生之年不能實現(xiàn)!他要看到天下太平,他要看到長安城前所未有的繁華,他要看到自己選擇的主公能坐到那明黃的寶座上,他要那狼煙四起的故國重新回到往日的蔥郁。。。。。。蒼天不公!
“孤得孔明,有如魚得水也。”
魚以成龍,難諫水言。
權(quán)利會沖昏人的頭腦,他又怎會想到,那和藹可親的主公,在坐了蜀國皇帝之后,已聽不進自己的規(guī)劃,那三分天下的藍圖,在主公那里,也已成了一紙空文。屢戰(zhàn)屢勝,在主公的記憶里,早已沒有了失敗的痕跡。即使關(guān)羽敗走麥城,主公又怎能信自己親帥大軍,揮師江東,會輸?!會,那個叫陸遜的人,同自己當(dāng)年一樣,用火燒掉了一切,燒掉了主公的自信,燒盡了蜀國的希望。。。。。。
火攻,成于火攻,敗于火攻!
夷陵的大火比赤壁燒得更亮,而他卻隱匿了他的笑顏。
這是他在繪制三分天下的藍圖時未曾料想到的;這是他在出山時未曾想到的;這更使他在燒地曹軍片甲不留時未曾想到的!未曾想到,二十年的心血,竟會焚燒于后生陸遜手中!
同樣是那片滄江,同樣是年近花甲的老人與風(fēng)華正茂的青年的戰(zhàn)爭,同樣用了火攻,結(jié)局自然相同,與十三年前的赤壁唯一不同的是,當(dāng)年的曹操并未倒下,可如今的劉備卻沒能看到第二個晨曦。——————————“為什么,離去的偏偏是你?為什么,我們不能一起看到天下一統(tǒng)?從隆中毅然追隨你,十四年的相交,你我互為知遇,可上天為什么連這一點微不足道的幸運都要收走呢?”
“再見了,昨天,我不能一直對你念念不忘,我面前還有少主,還有蜀國。。。”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yīng)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fēng)五丈原。
在告別一切后,他又踏上了十年北伐的漫長路程。
戰(zhàn)敗相間,征服天下仿佛已經(jīng)近在咫尺,可偏偏就是咫尺天涯。“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是的,他還是敗了,盡管他北伐十年,盡管他六出祁山,命運還是不可避免地傷害了他。北伐是漫長的,痛苦的,攻城是最難的,可他至死卻從未言棄,不算是為了少主,不算是為了蜀漢,就算是為了與劉備生前的約定,自己二十年了從未動搖的夢想,他做了,即使沒有明天。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那是他的最后一個秋天,是他最后一次北伐,也是在這個行程中,他隨著秋風(fēng)一起凋落。攘外,安內(nèi),教君,伐交。后事已定,他也再也無能為力了。當(dāng)他沉沉睡去的時候,不知他想了些什么。是幼時寄人籬下的場景?還是躬耕隆中的逍遙閑適?還是意氣風(fēng)發(fā)地走出隆中,夢想平定天下的雄心壯志?還是赤壁之戰(zhàn)的動人心弦?還是坐擁半壁江山后的欣慰?還是夷陵之戰(zhàn)后先主逝世的痛苦?還是北伐十年的辛勞?或許,在最后一刻,他已看透人間一切,他無法改變的,終究無法改變。或許,他那一刻很輕松,那段戰(zhàn)火飛紛的日子終于結(jié)束了,他無法掌控的,終究是要放手,那一刻,他或許更深地明白了老子的“無為”。。。
回望歷史,那一段段讓人落淚的過去,書寫了怎樣一番傳奇?他們都是英雄,即使,他們早已帶著遺憾匆匆離世,即使,那一切的一切早已化為塵埃,但是,他們曾經(jīng)愛過,恨過,他們在這青史中寫下了自己的命運,跌宕起伏,這足以慰藉他們壯志未酬的雄心。。。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上一篇:過年隨想……
下一篇:永遠的避風(fēng)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