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呆子可愛的呆子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張志新因說真話被割斷喉管后而槍決;中世紀的歐洲,布魯偌因說真話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尋至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王朝,司馬遷因說真話被處宮刑。眾人推崇的美德在那些時代變得如此悲慘。眾所周知,司馬遷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物。
盡管他的職務并不高,然而他卻掌握著帝國獨一無二話語書寫權。可直接閱讀國家絕密檔案,可出沒于武漢帝左右,記錄皇帝語錄與行為,直接為偉大領袖服務。公元前99年在一次會議上,由于李陵降了匈奴,漢帝王暴跳如雷,被嚇壞了的大臣們匍匐于地上,互看之后,突然心領神會,爭先恐后地爬起對原先的同事展開痛不欲生的批判。沒有資格發言的司馬遷,看著眼前的一切,看出了世情的無限淡薄。正當他考慮如何記錄這場不公平的會議時,皇帝將手指向了他:“你發言!”司馬遷是如此的耿直,他實事求是地替李陵辯解,禍遂從口出,皇帝再次伸出高貴的手指,說:“我整死你!”于是,司馬遷被定性“誣罔”,依帝國律例,當處腰斬。
可憐的司馬遷,承受了肉體的苦難,卻并未喪氣。對他而言,生存還是死亡已不成為一個問題,重要的是他還有遠比生死更為重要的事要做——他答應過死去的父親,要寫一部大書,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包羅了人生的全部光榮與夢想、苦難與悲愴。于是,他說服了自已茍且偷生。他說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禁,《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憤之所作也。”這樣之后,他便站在了語言歷史與文字歷史的承接點上,把盤古開天地以來的華夏文明從語言的傳承中救了出來,用文字記錄的方式,把歷史的文明給予固定。兩千一百年后,無數文人津津樂道于《史記》文法與技巧,稱贊司馬遷的博大精深,但有幾人能想到,作為一個有尊嚴的知識分子,在命運轉折關頭所邁出的豪壯步伐呢?此舉無怪引起魯迅大聲疾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應該感謝漢武帝,沒有他當初的下令,或許司馬遷還無法修成精神與功德的雙重美滿。
司馬遷,這個永垂不朽的文人英雄,憑借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心寫下一部偉大的書,引領中國文化走向文明。也許有人說,這一切又怎能抵消敢于說真話的人肉體的苦難,母親的悲哀,雉子的悲啼?為什么我們生活在他們的恩澤里,他們所承受的卻是無邊的強權和深深的愚昧?
上一篇:誠信待人
下一篇:如花的年華 ——成長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