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了水在自己軀體上的拍打而更加俊秀,水寬恕了山阻擋自己的去路而更加靈動。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安德魯?馬修斯說:"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晉恭帝時期,晉王室衰落。大權在握的宋王劉裕伺機篡位,但遭到一批忠義之士的反對。特別是一個叫司馬楚之的人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劉裕決定派殺手去暗殺司馬楚之。殺手名叫沐謙,是當時有名的勇士,武藝超強。為了完成刺殺任務,沐謙假扮成門客去投靠司馬楚之。曾感覺勝券在握的沐謙很快發現刺殺司馬楚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司馬楚之待人誠摯,每天敞門迎客,來投靠他的人絡繹不絕,時刻都有許多人圍其左右。一籌莫展的沐謙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躺在床上裝病,果不出所料,當司馬楚之得知沐謙患病后,就急忙帶藥前來探望。司馬楚之親自熬藥。藥熬好后,又倒了一碗藥湯送到沐謙嘴邊。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暗殺機會,正當沐謙準備從枕下抽出匕首之際,無意間瞥見司馬楚之的手背上有幾個觸目驚心的大血泡,便好奇地問道:“主公手上的傷從何而來?”
司馬楚之笑道:“剛才給壯士倒藥時,不小心被濺出的熱湯燙了一下”沐謙一驚,悄悄緊握匕首的手也不由自主地松開了。沐謙趕緊翻身下床,高舉匕首跪在司馬楚之面前,將自己的暗殺計劃一五一十說出司馬楚之扶起沐謙,笑道:“其實,我早就知道你是來殺我的!我早有防備。”說罷解開上衣,露出一排防身鎧甲。沐謙驚詫不已:“既然如此,您為何不叫人先殺了我?”“不!”司馬楚之搖了搖頭說:“你其實是個忠良之人,只是一時受了奸臣的蠱惑……”沐謙一聽,再次跪地:“小人該死!從此愿做您的保鏢,用自己的性命來保護您的安全。”奪命殺手最后竟變成了貼身保鏢,這確實有點出人預料。
但仔細想想,這又在情理之中,在這個世界上,最能征服人的武器不是鋒利的刀槍,也不是個人的勇猛,而是一個人內心的寬恕。寬恕別人對我們來說并不困難,卻也不容易。關鍵的是,心靈是如何的選擇。當一個人選擇了仇恨,那么他將在黑暗中度過余生;而一個人選擇了寬恕的話,那么他能將陽光灑向大地。既然如此,面對一個人在無意中犯下的錯誤,我們為何不能寬恕呢?美國前總統林肯幼年曾在一家雜貨店打工。
一次因為顧客的錢被前一位顧客拿走,顧客與林肯發生爭執。雜貨店的老板為此開除了林肯,老板說:“我必須開除你,因為你令顧客對我們店的服務不滿意,那么我們將失去許多生意,我們應該學會寬恕顧客的錯誤,顧客就是我們的上帝。”在許多年后,林肯當上了總統。做了總統后的林肯說,“我應該感謝雜貨店的老板,是他讓我明白了寬恕是多么的重要。”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遠讓我們的心靈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寬恕,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可以讓生活更輕松愉快。
寬恕別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有這樣一段臺詞:“寬恕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對別人寬恕。我認為寬容是世間一切真情與博愛編織而成的花環。時常聽人抱怨:“這個世界除了爾虞我詐,就是虛情假意。”但我想只有把寬恕與真誠無私奉獻給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寬恕與真誠;只要每個人心中做到寬恕別人,世界就會變得溫馨可愛。寬恕是以理解為前提的,只有理解別人,才會寬恕別人。當同學無意中觸犯了你,瀟灑地一笑是寬恕的美態。當老師錯怪你時,無須辯個是非黑白,要知道他們的目的是為你好就夠了。
古希臘的一位哲人說過:“學會寬恕,世界會變得更為廣闊;忘卻計較,人生才能永遠快樂。”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還心靈一份純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