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不一定。
--題記
母親說:“如果現在不好好念書,以后長大了看你怎么生活。別想著玩了。”
誒,我就知道母親會這樣說我。這話她已經說了好多遍了。于是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或許努力是學習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卻又不得不相信天賦了--我每日在學校認認真真聽課,回到家中復習近日所講,預習明日將學,每日睡眠時候不超過6小時。卻只能得到年級三十多名的成績。后來我又回想我的學習方法,將睡眠時間提高了,卻只提升了幾名。后來我又在書上、網上效仿別人的學習方法,卻仍是無用功。誒,三十幾名就三十幾名吧,雖然學校很小,我們年級只有兩三百人,但是這個成績也不錯了,考上區重點高中是沒問題的。想到這兒,我便又輕松了許多。
放暑假了。下學期的學習就會變得更難。所以,這個暑假不是給我們玩的,而是復習、預習和補充課外知識的黃金時間。我想:放暑假了,還是要把睡眠補上,上午睡,下午和晚上再復習吧。可惜母親不這樣想,她罵道:“你就知道玩兒,早上多涼快啊,為什么不出來看書。你和那些沉迷網絡的娃有啥區別。你不好好學,以后餓死你。”她的話語刺傷了我。我只是想多睡一會而已,為什么會和他們相提并論?且,念書是唯一的出路么?我突然發現我們的意識都出現了錯誤。
念書是唯一的出路?不,不是。
比爾蓋茨,眾所皆知的富豪,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件架構師。1973年,他考進了著名的哈佛大學,卻又在大學三年級離開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童時代的好友Paul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件技術,使軟件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于樂趣。公司致力于長期的發展,從目前每年超過50億美元的研究開發經費就可看出這一點。而他所有的成就,都與這所世界第一的大學中的學習無關。
一個人,并不是一定要通過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上帝創造人類時給了他們不同的能力。想一想,如果每個人都是擅長知識文化,那么世界是不是亂了套?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是必須你自己去把它找出來。而這便是“機遇”。人成功與否有時不僅僅是能力,還有機遇等其他因素,但是有機會學習時多學點東西,多儲備些能量這樣機遇到來時才有用武之地,但如果自身沒有能力,即使有機遇時也未必能抓住。
機遇的前提是學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怎么知道你會一無是處?多學一點東西,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或許你會認為我是自相矛盾,可我現在要說的學習非彼學習。學習不一定要在學校,學習也不一定就是念書。
其實我們都在學習身邊的一切:難道只要寫作業是學習,而追趕潮流就不是學習嗎?前者是向書本學習,后者是向后現代文化學習!
如果只念書,我便成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枯燥無味,為什么不愿意為我上色呢?
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這一種!可惜,“念書是唯一的出路”這一觀念已成為現在父母的普遍認知!而且,他們卻不會聽從我們兒女的意見。我要如何為您表達我的認知,我的母親?
念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學習才是。母親,我需要一雙手,高高的舉起,支持我,理解我。那雙手,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