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剛作文不單單反映了一種寫作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和表達。
陽剛作文顧名思義就是要寄真情實感于文字,有深厚的內涵。現在中學生的作文中確實存在嬌柔做作、題材缺乏新意等的現象。有的作文故弄玄虛,缺乏自身真實情感的注入;有的則是詞藻華麗卻沒有真正的內涵,其作文華而不實,沒有思想。
然而我們怎么去寫陽剛作文呢?
魯迅先生曾有一篇文章《作文秘訣》,將寫作文概括為四句話,即“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或許這四句話正可以告訴我們文章陽剛之意義。文章的“陽剛”就是透過浮華的表面,以真性情寄予文字,就有點簡潔明了的韻味。以手寫我心,以心來看世界。我想這大概才是“陽剛”的真正目的,這個世界需要的是說真話的人,是真實的,陽光的文章。那些浮華的看似華麗的辭藻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缺少一針見血的深刻,對人生活的啟發和內心的升華。
胡適先生是新文化運動的佼佼者,他摒棄文言文的繁長冗雜,開辟了白話文。他曾寫過一首詩來勉勵自己:不做無益事,一日當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這首詩或許初次看來,讀不出什么韻味來,然而細細品味才發現,這首詩充滿了“陽剛”。這份“陽剛”在于敢于與舊事物作斗爭,更在于它的簡練,在于它的輕快明朗。在于那種經歷種種施肥和艱辛之后對生活的提煉和歲月的積累。
一篇上乘的文章,即使寫的詞藻再華美,其中的陽剛之氣也是絕對不能缺少的,這份陽剛雖凝練在一段段優美的文字中,但透露出的是真實的情感,用積極的目光看待人生,沉浸在里面的在生活的道路上打下的一道道扎實的烙印。
看到陽剛這個詞,不禁讓人們想到今年上春晚的旭日陽剛,陽剛也涵蓋在他們的名字里面,他們曾經是在一線普普通通的勞動工人,而今早已經懷揣著他們的堅定執著站到了這個夢想的舞臺上,春天里在他們的唱響下,一句一句地都鐫刻在了我們的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給我們帶來的除了感動就那一份陽剛之氣,這首歌像是他們生活的寫照,他們唱的每一句中都迸發出那種深藏的感情,和永不放棄的精神,無論是對夢想,還是多人生。
我覺得其實歌聲中的陽剛和寫作中的陽剛是類似的。為什么我們當中陽剛作文就很稀少呢?或許是因為,在我們的性格中缺少那份勇敢和堅強;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少著那份歷練,我們對生活的實踐太少,我們的從生活中的感悟也太少。沒有感悟,又怎么會有那份從本質里,從內心迸發出的情感呢?回首過往,我國20世紀中期的那些名聲赫赫文學家哪一個不是經歷過這些洗禮,感受過生活的呢?
可是現在的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我們漸漸趨于一種好逸惡勞的態度,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宅”在家里,看電視,聊天;而不是在這個爛漫的季節去山間踏青,足不出戶,單一的生活,又怎能體驗外面更廣的生活,取用更多的發現,用自己的努力去豐實自己的內心呢?不可能。所以若能寫出真正陽剛作文,我們的生活應變的更加充實,所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努力腳踏實地去體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點點滴滴,讓生活一步一步的豐實我們的精神世界。讓這種積極向上真實的想法貫穿著我們的生活中。
陽剛作文不單單反映了一種寫作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和表達。
所以說,陽剛,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