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迷戀一首歌《相見不如懷念》,淡淡悠悠,黑夜里聽,青蔥往事一字一句席卷而來,年輕的心慢慢潮濕,微微地疼。
相識的一位阿姨,當年讀中專時有相愛至深的男友,志趣相投,婚嫁似乎是畢業后順理成章的事,因為幸福唾手可得,因為太年輕,免不了無事生非,有次拌嘴,持續冷戰,其間,男孩隨班級去粵北山區工廠實習半年,臨走留了信在自己書桌上。
偏她不肯先低頭,一直憋氣,獲悉他離開已是兩月后。憋住的思念如潮破閘,她拽著地址趕火車夜闖粵北。文弱的18歲女孩,從沒孤身出遠門,為了愛渾身是膽。轉汽車、搭拖拉機,磕磕碰碰終于找到那廠子。恰好那幾天,男孩隨師傅去省城買設備,女孩找不到他,只好悲傷地離開。其實,此前,男孩打過一次電話回學校,管宿舍的伯伯說她不在,他以為是她不愿接,便賭氣不再打。
男孩實習完分配回老家。女孩一年后畢業從此音信兩茫茫。
十年浩劫,出身教師家庭的女孩不得不嫁給貧農成分的車間主任。沒想到丈夫重病早亡,她白天上班,晚上接裁縫活,含辛茹苦拉扯一對年幼兒女,嘗盡世間滄桑。她有了小服裝作坊,幾個工人,承制童裝,慢慢還著醫治丈夫欠下的債。寒夜漫漫寂寞,沒有溫暖,沒有愛。
校友聚會,聽人說他最終娶了同學的小妹,做著生意,也生活在這小城。她鼓足勇氣要了他的手機號,幾十年過去,他仍夜夜在她的夢里。
終于重逢?;ò椎聂W角,臃腫的身子,不再明亮的眼神,可還是一往情深。兩人迅速投入彼此懷抱,緊緊地,唯恐再失去對方。
可是,再回不到從前。他的妻子死也不肯面對現實,賢惠依舊,人前人后堅稱他倆只是摯友,父女情深更令他拋不開家。但他給她堅強的依靠,幫她還清債務,幫她把小作坊擴展成廠,幫她扶持輟學的兒子做生意,為她兒女主持婚宴,只是,他從不肯在她家過夜。無論白天在一起如何歡愛,晚上他堅持要回自己的家。
一次,他開車去鄰縣,路上出車禍。她瘋了似的沖向醫院,看到紗布累累的他,差點昏過去。她卻只能生生地忍住眼淚。他的妻就依在病床邊。他住院的日子,她每天都精心燉了湯送去,可他總對她說“謝謝”,向病友介紹她是他的“老同學”。
出院后,多年節儉的他給妻子買了小車,又買了復式新居,全家搬進去。一段時間后,她才知道這事。她賭氣地用他給的錢買了房,很寬敞很貴的雙人床,空蕩蕩的美。除了生意上的事,他很少來電,人更是少露面。
她知道,這次,她是真的失去他了……再次失去,比當初更心痛更絕望。“后悔再次相見嗎?”我小心地問。
“不。至少知道他當初不是因為不愛才離開,至少知道彼此還好好活著,沒有了愛,還有關懷?!彼匦?,眼里淚光瀲瀲,有種蒼涼的美。
當年那封未啟動的信里寫的是:“我愛你,等我回來?!?/p>
歲月如歌,有離有聚,有淚有笑,你我寧可相見,也不要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