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莊子的骷髏
莊子去楚國的途中看見一個枯干的骷髏,于是拿馬鞭在上面敲了敲,說了一番骷髏生前可能死亡的原因,然后枕在上面安然入睡。在睡夢中骷髏對莊子談論起生死說:“死亡后,上無國君,下無臣子,更無春夏秋冬的四時更替,可以與天地同始終,無拘無束,即使是帝王的快樂也不能與此相提并論?!鼻f子說:“如果我請掌管生命的神靈恢復你的形體,再生你的肌膚骨骼,讓你重回故鄉,和你的父母妻子團聚,你愿意嗎?”骷髏聽了,皺眉蹙額,憂愁地說:“我怎能拋棄這種快樂,再去受人間的勞苦呢?”
在莊子的哲學里,快樂是一個極具藝術情調的死亡符號,它熱愛死亡,崇尚死亡的毫無羈絆與束縛的終極自由與快樂。莊子在一旁冷眼旁觀,卻明顯地傳遞了對死亡無比偏愛的信息。死亡是生命的開始,生命是死亡的結束,在妻子死后莊子鼓盆而歌,為妻子而高興,他將生死無限的可能性和永恒的存在性循環往復,完全超越了生死之界。死亡是一種充滿了巨大美麗的詩意的幻想,當死亡來臨時,莊子表現出驚人的超塵脫俗的詩人情懷和哲學家的奇特思考。一切厚葬都顯得多余,有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陪伴就足夠,就已經很美妙了!
死亡在莊子的骷髏里被詩意地超越,空間和時間都失去了相對存在的意義,生死成為一種無差別的精神境界。在絕對自由的精神世界里,莊子夢作蝴蝶飛舞,夢作鳥兒翱翔,夢作小魚戲游,他坦蕩地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p>
二、蘇格拉底的審判
蘇格拉底因為被控告“褻瀆神靈”而遭到審判,并被處以死刑。在死牢里,他完全有機會逃離,卻選擇放棄。因為他作出過遵守國家法律的神圣承諾,他堅信雅典的制度是完美的,雅典的人民是高貴的,茍延貪生是對雅典制度的否定。
這種對于法律的虔誠和對諾言的恪守可以理解為蘇格拉底從容赴死的內在動力,但并不妨礙我們探討蘇格拉底對死亡的態度。他的死“展示了沉浸于無可言喻的泰然自若和嚴肅鎮靜”,這種從容和鎮靜讓人震撼。他宣稱:“男子漢應該在平靜中死去?!币虼怂敢馑篮笠匀魏畏绞桨苍幔⑶也粶逝笥寻У?,在最后的時刻甚至詼諧地說:“喝毒藥前最好沐浴一下,這樣就省得婦女為我洗身了?!碧K格拉底這種泰然自若的深刻的明智的安寧的心境,使他在死亡面前獲得了自由。
死亡可能是人生中的至福。其實死要么虛無,進入無夢的沉睡,要么靈魂飛升另外的國度,享受人類思想精華的至福。死亡的真相不管如何,對于善者來說,生或死都不會是不幸的。
三、以死結束
海明威說:“一切故事,講到相當長度,都是以死結束的?!彼劳??是那海子“被黃昏的眾神抬入不朽的死亡”?是那顧城拖著一條陽光的“明亮的大舌頭”去舔舐“早晨的死亡”?是那芥川龍之介想在“臨終的眼里”窺探“自然的美”?是那三島由紀夫多年周密考慮與準備后的切腹自戕的藝術?
星座無數次旋轉,無數的我們死亡,無數的我們又誕生。死亡是什么?或許它是靈魂對于肉體的離異,是人從一個生命走向另一個生命的所在,或許它是那一瞬間的快樂與如同夏花的絢爛,或許它是人生期待的一場大睡或者夢魘,或許它是人避無可避的殘酷的威脅……
巴金說:“像斯芬克斯的謎那樣,永遠擺在我眼前的是一個——死?!逼绽拐f:“死是一種藝術?!蔽闋柗蛘f:“我要縱身撲向你,我不曾言敗,我也永不屈服,啊,死亡!”蒙田說:“我天生并非憂郁,只是好夢想,從沒有什么東西比死更常常占據我的想象,即使在我年齡最放蕩的時候。”
無數人間事,飄然似白云。春花飛散落,人死亦紛紛。
人與死亡,誰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