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眾所周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從陶淵明的詩中,我們可見他鄙棄名利,喜愛田園生活的高尚情操。
有理有據。
幽幽菊香與他為伴,下地耕耘給他自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寫出了他辭官回鄉的無怨無悔,鄙棄名利,歸隱田園而終一生。
首句簡練工整,體現出作者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有人認為他逃避現實,官場的黑暗讓他無法接受,而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性格不得不讓他這樣做,也有人說他不適應這個社會,放著高官不做卻要去種地,因此遭人唾泣。
對比列舉不同觀點,反襯陶淵明。
不管官場生活也好,田園生活也罷,他都堅守自己的信念。
可惜沒有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隱隱約約間,耳邊似乎回蕩著: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結尾很有詩意,意蘊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