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朝歷代,人們都向往官場生活,盼望能飛黃騰達,但有位詩人,他身處官場,卻向往田園生活,他就是陶淵明。有的人主張積極入世,去實現自己經一濟世的宏偉抱負,而他選擇了歸隱,過著他所追求的田園生活。
把陶淵明與普通人進行對比,更突出了其性格特點。
從他的角度來說,他選擇歸隱,是因為他受不了官場的生活,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無力抗爭,只好逃避。
從我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種行為就是懦夫,男子漢大丈夫,有何不可?就算當時的社會再黑暗,再無奈,也要選擇堅持,用自己的淡泊名利去挽救,去扶植,盡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如果實在不行,也不后悔。
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質疑精神。
不過,雖然我不太贊同,但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身心的自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文。在為后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的這種淡泊名利,熱愛自然,值得我們佩服。“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他是多么地厭惡官場的黑暗,又是多么地熱愛田園生活啊!
再次補充陶淵明的可貴之處,完善對人物的認識。
他的無奈,他的追求,他的向往,他的精神,他的作品,為后世所留,遺留在這無際的世界。
上一篇:我不是好學生,一直都不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