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繁密的閃閃群星,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難道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絕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錢學森)——前記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西昌發射場上綻開了一朵火紅色的蓮花,FN-2型推進器攜帶神九工作艙拔地而起,直沖云霄。銀幕上,一個個來自航天員們自信燦爛的笑臉,無不向我們自豪地傳達著:我們又一次實現了“飛天”的夢想。中國人,好樣的!
從古至今,對飛行的向往,對太空的依戀,深深地扎根在人們心中。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人們又何曾中斷過?從古老的中國,明朝官員萬戶手持兩只巨型風箏,坐著沖天炮制成的座椅上天,到明代末年威力巨大的“神火飛鴉”的發明;從中世紀畫家中的飛行器設計圖,到殺魔山下一陣轟響的飛機發動機聲;從二戰時V1、V2
導彈的研制、發射,到尤里·加加林俯瞰“蔚藍的星球”;從美國阿姆斯特朗邁開“人類的一小步”,到03年楊利偉在太空艙中揮舞五星紅旗,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讓我走近你,航天。“飛天”之路哪里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1962年東風二號導彈第一次發射失敗,工作者們的智慧結晶毀于一旦;1983年美國航天飛船挑戰者號失事,7名成員全部罹難······失敗,失敗,再失敗,我們不畏懼,不逃避,不推諉,一次次失敗,就為著下一次的成功!
讓我走近你,航天。一次次專心致志的計算,一次次枯燥乏味的檢驗,換來的是飛行成功的保障;一幅幅改了又改的設計圖,一張張井然有序的分工表,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新的超越。高達40、50攝氏度的烈日烘烤,吃著簡單清淡的菜肴,喝著渾濁的黃河水,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你為中華民族精神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讓我走近你,航天。鴉片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每一次戰爭都給華夏大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國人受欺辱,受擄掠,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剝削,受壓迫,受奴役!不!中國人得站
起來!用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吶喊,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陳詞,用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錚錚誓言······而你,作為高新技術的代表,指引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方向。你的發展,勢必會讓中國更自豪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讓我走近你,航天。被稱為“抵得上五個師”的錢學森,勇擔重任,在他的率領下,中國航天事業佳績連連:1965年洲際導彈飛向太平洋;1970年《東方紅》樂曲響徹寰宇;1975年衛星從太空歸來;2003年實現首次載人飛行······然而,現在該是我們的時代了。老一輩航天人用他們的心血、他們的智慧為后來者鋪下基奠,指明了方向。而我們是未來,是希望。中國航天事業新的藍圖,將由我們來描繪!
讓我走近你,航天。未來,中國航天事業必將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