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又來了。
東山島的潮汐分得很清楚,漲落有致。我穿著泳衣,一步步地向大海走去。浪打得很高,撲得我一臉水。好咸!海水灌進我的嘴里,弄得我嗓子有點痛。但又聽到一邊的小伙伴說“海水越深海浪越小。”我抹了一把臉上的水,又向前走了幾步,可當海水淹到脖子時,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那里的海浪,倒真小了不少。在那里,海浪來了,只要輕輕一躍便能躲過。或是像一片樹葉,漂在水面上,海浪會把你輕輕托起,又輕輕地把你放回海面,同時還會把你向岸邊推近一些。我就靠這“懶人泳法”,又“游”回到了岸上。小伙伴和她爸爸都是游泳高手,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拴了個“跟屁蟲”(好像進深海區的人都拴了。)橙色的“跟屁蟲”和拴了“跟屁蟲”的人在海浪中若隱若現,遠處的地平線閃著微弱的光。
天是湛藍的,云是潔白的,一大朵一大朵的,飄逸,自然,仿佛觸手可及。又是一個大浪打來,仿佛要打到天上去……
摸貝殼
就在海邊,海水到小腿肚深的地方,你可以用腳感受到一條粗糙的帶子。那就是“貝殼帶”了。真奇怪,那里的貝殼特別多特別好,而且撿不完,讓人次次有驚喜。
我在“貝殼帶”上來回走動,尋找大個兒的貝殼。突然,我踩到了一個硬硬的、一頭尖的東西。是海螺殼吧?!我蹲下來,把手朝“那個東西”伸過去。然后,我的手指觸到了它。好光滑的質地!就是它了!
我把它從砂堆里挖出來。可就在這當兒,一個大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我沖來。糟了,已經來不及躲了!我一下子被大浪沖上岸去,一屁股坐在了沙地上。還好,那個錐形貝殼還在,可我卻看見“貝殼帶”旁,一個像是大白貝殼的東西順著水流走了。真是可惜!
怎么辦?我“苦思冥想”了一會,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挖坑。這樣,貝殼就只能流進不能流出了!心動不如行動,我立即動手挖了個大坑。可是過了一會,別說貝殼,連坑都被海浪沖得無影無蹤。
沒辦法,我只好自己找。又是一個大浪過來,水霧飛騰,我沒有躲,又摸出一枚小貝殼來。
觀打漁
晚上,我禁不住海的誘惑,又跑到海邊去,反正賓館就在海邊,極其方便。海邊人不少,不過大多都是出來吃夜宵的。我脫了鞋,信步走上沙灘。
晚上的海灘很靜,聽得到海浪的聲音。風吹樹葉,沙沙地響。
突然,我看見遠處亮起了燈光,便跑了過去。嗬!原來是漁民在打漁啊!漁民們大都又黑又瘦,不少人臉上布滿了皺紋,他們的腰上套著繩索,一步步往后退,很吃力的樣子。最后的那個人,退到一定位置,就把繩索放下,然后走到最前方,繼續套上繩索往后退。這樣,撒在海里的網就被一點一點地往岸上拉。
于是,我和小伙伴們跑上前去,一起幫他們拉網。爸爸用電筒一照,只見一根麻繩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我使勁地把網向上提,可是后來手痛得差點握不攏。這些漁民每天都是在這樣勞作,想必是很辛苦的吧!也難怪,他們是靠打漁為生計,就像爸爸媽媽每天去單位上班一樣。
終于,網拉上來了!魚在網里亂跳。咦,那是什么?啊!是“魔鬼魚”!它不斷跳動著,卻還是奈何不了漁民。漁民把它的毒刺拔去,放在水桶里。我趁機抓起它,媽媽趕緊幫我們拍了張照。
我想撿些小海魚觀察下,便征求漁民的意見。和善的漁民,說,只要參與了打漁的小朋友都可以撿幾條養。于是,我便找了幾條很漂亮的小魚、小海鰻放進了我的小魚箱。旁邊的一個叔叔還把兩只小章魚也放進了我的魚箱。呀,小章魚的伸縮能力真強啊,竟然從小魚箱的縫里爬了出來,讓人既喜歡又害怕!叔叔還把另一只章魚放進了一個小朋友的洞洞鞋里,引得小朋友大聲尖叫!海灘邊歡笑聲不斷!
帶著我的魚箱,我回到了房間。太棒了!明天我還要去打漁!
上一篇:奧運精神激勵我----堅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