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媽媽教我讀《岳陽樓記》?!般曔h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蔽冶晃闹忻烂畹脑娢纳钌钗×耍瑤妆槔收b后我居然能熟練的背這篇古文了,我查字典,讀譯文,一遍遍的在腦海里勾勒岳陽樓的輪廓,煙波浩淼的洞庭湖之壯觀景向。
正月初四晚上,媽媽叮囑我做好出行的準備,帶我去岳陽觀看岳陽樓,我高興極了,我不但學了這么美的文章,還可以親自去一探究竟,親眼目睹岳陽之大觀。我馬上找來地圖,查看岳陽的地理位置,在湖南省,我們去要經過江西,湖北,再進湖南到岳陽,跨三省。全家總動員,寒假自駕快樂游,那晚我興奮的無法入睡。
由于全程沒有高速,只能走國道或是省道,春運期間,車潮涌動,一路上巔巔簸簸,初五下午5點半才到岳陽,我們先是在廣場上休息片刻,然后在洞庭湖堤邊走走。由于天色較晚,陰霧蒙蒙,湖面如煙似霧,一艘艘大輪船停泊岸邊,船板中間都有一個象炮筒一樣的管子伸展出來,我以為那是炮船,爸爸告訴我:是抽沙的船,八百里洞庭,這里湖面開闊平坦,長江上游有許多沙粒淤積到這里,把沙抽上來用到建筑工地上去,保護了環境,沙粒還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湖堤欄桿是青石立起來,再用粗大的鐵索拉住,青石牌上都刻著來游覽岳陽樓文人的詩文,,我一邊走著,一邊讀著,一邊感受著。天黑了我們吃了特色湘菜,在“巴陵勝狀酒店”休息下來。初六一大清早,我急不可耐的跑到售票大廳,想一睹岳陽樓的芳容。門票也蠻貴的,大人80元/人,小孩40元/人,過了院門,我才發現岳陽樓并不象是“滕王閣”只有一個樓,這里卻是同許多小景點組合起來的,岳陽樓如眾星拱月般群居其中,她就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洞庭湖之上,太耀眼了!
樓高三層,近經修葺,彩色一新。屋頂與一般房屋的頂不一樣,上部份拱起,六角伸展開來翹首以待,我聽了導游姐姐的介紹才知道這是盔頂式樓。跨進大門,正壁上映入眼簾的是紫檀木刻的范公《岳陽樓記》,我微微一笑,說:我會背。媽媽嚴歷的訓斥道:聽聽。導游姐姐正在給大家講這檀木上的書法家張照的生平事跡,書法出名家,非范仲淹的千古名篇不足以點綴此樓,我正感嘆著,大家己隨著導游姐姐上了二樓,到了樓上,正壁上還是豎立著紫檀木刻的范公《岳陽樓記》,與樓下那個稍有不同是,樓下的字是藍色的,二樓的字是金色的。
導游姐姐說這才是張照的真跡,還講了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張照的這篇佳作曾被高官叫民間書生來仿寫,把真跡盜為私有,船出湖口,碰上大風大浪,船沒人亡,真正的木刻《岳陽樓記》沉湖底,百年后遇枯水季節,被一漁夫打撈上來,經行家辯認這才是張照的真跡,傳說這篇可與王羲之的《蘭亭序》比媲美。
噢,我明白了,一樓那紫檀木刻的范公《岳陽樓記》模仿的,二樓這才是真的。經導游姐姐的指點,結合一樓,二樓的字體,還真能看出里面的蹊蹺,最叫絕的是張照的書法,一個“之”字,文中出現了7次,可他7個“之”寫出了7種姿態,全文用了4種書法體,觀光的游客嘖嘖稱奇,張照真不愧為是乾隆皇帝的帝師!
站在岳陽樓上,極目遠眺,洞庭湖面霧茫茫的一片,對面的君山若隱若現,洞庭湖上的風吹亂了我的發際,我的眼前出現了范仲淹先生手持美文誦讀的模樣,呵呵!范仲淹先生能寫出千古美文,他深遂的思想,廣博的學識值我一生去探索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