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站在幾年前從遙遠宇宙而來的星光下,感懷當下。
--題記
自“神舟五號”飛天,楊利偉成為中國遨游太空的第一人之后,我們的飛天夢想便從未中斷過。中國一次次地讓世界為之駐足贊賞。而這一次的“神舟九號”飛船,又將中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帶入太空。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在浩瀚宇宙中留下中國的足跡,這無不使國人歡欣鼓舞:我們的國家真的強大了,東方巨龍真的騰飛了!
飛。“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負蒼天。而莫之天闊者”。飛似乎是自古以來人們最樸實無華的愿望,甚至為飛行付出生命代價的科學家也不在少數。從前的人羨慕鳥兒能飛上蒼穹,而如今,我們已能飛向太空。飛上天空去浮著,看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美麗的藍色星球。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陸地。凌空去看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威,做人的交代。
小時候在雜志上曾看過一篇科普文章,里面介紹說,我們頭頂上的星空,其實最早的在四年前就已在那兒了。因為那些恒星離地球太遠了,就算用光速也要好幾年才到達我們這兒。具體的內容我已不記得,那本雜志也早已尋不見蹤跡了。但它在我幼年的心里卻種下了對廣袤宇宙的深深渴望。往后每每抬頭望見星空,想到我所看見的星空只是以前的幻影,保不準現在已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只留下它曾發散過的光來證明它曾經存在于那里,心中便無限感慨,也激起了我渴望探索宇宙的無限好奇心。那些遠到光速都要好幾年才到達的恒星,總有一天,我堅信我們人類能到達。
曾幾何時,這份兒時的好奇心被成長所帶來的世俗塵埃而蒙蔽。然而,“神舟”系列飛船的升天將它緩慢洗刷,恢復光澤,最終原原本本地呈現在我面前,我為它的真實而感動,我為我們祖國的富強而感動。毛澤東有句詩說得大氣磅礴:“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少年強則中國強,祖國航天事業的再次輝煌需要我們來創造。我向來對廣袤的宇宙懷有至高無上的崇敬和憧憬。人類幾千年的文明起源于這片神秘富饒的土壤,地球誕生于這亙古無垠的搖籃里。而如今我們追隨人類文明的腳步,
向宇宙展開了探索,這是多么大的進步!從地月系到太陽系再到銀河系……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將永不停止。我們眾多航天工作者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拼搏,實現了自古以來的飛天夢想。我們應將這種肯吃苦耐勞的航天精神繼續傳承下去,永不泯滅。
當古人站在浩渺星空下,舉杯邀明月,他們能否預想到,在不同的時空,同一片星空,有他們后代的宇宙飛船在探索著太空的奧秘?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指出:空間、時間不是獨立的實在,它們是物質存在的形式。我們不知道數百年后我們的子孫將會探索到哪一步,但我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每一次偉大的探索,都將作為煙花,給予人們轟然一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