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獨自一人撐著雨傘漫步于雨水的歌聲中,獨自一人行走在路燈下,在車輛時不時地擦肩而過中,我不經意地抬起頭仰望,卻不知道在仰望什么,也不知道為什么仰望,只是讓雨水滴些在臉上。意識間,想起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個作文題目--------《人為什么總在仰望》,突然,想到了一些東西。
人為什么總在仰望?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我最先想回到的是關于一些神話,或者說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如嫦娥奔月,如牛郎織女,如如來佛,如上帝等等一些東西。冥冥之中,我似乎明白了人為什么總在仰望。因為仰望是在望天,而望天是因為人們有著幻想,有著祈禱。仰望,就是人們精神的寄托。
所有人都承認,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真正的公平,也沒有存在真正的永恒。人們仰望不就圖個上帝保佑,如來顯靈,讓自己能過上自己一直希望過的生活,希望這個世界上要么大家一起做窮人,要么大家一起當富翁,大伙都是這個世界的主人,讓這個世界永遠都沒有戰爭或者其他災害的發生,這樣世界就能稱得上所謂的公平,也能有所謂的永恒。但是,這卻只是藏在人們心中的烏托邦。
國人都已經相信月亮上不存在廣寒宮,更沒有嫦娥,但人們依舊會在月圓之時仰望夜空,看著月亮,想象著嫦娥那安詳的生活。人們向往著那種清凈的生活,因為人們對繁華的人間已經感到有些疲憊了。人們總在仰望,僅是希望能與嫦娥共享廣寒宮的恬靜。
既然國人已經清楚月亮上已無嫦娥的存在,自然而然地也就知道牛郎織女僅是個民間的美麗傳說罷了。可即使是個美麗傳說,人們依舊會在七夕之際仰望星空,等待著牛郎與織女的相見,甚至在平時也經常仰望星空想像著那段美麗的愛情。因為人們羨慕著他們的愛情,也替他們的愛情感到悲傷,卻同時也是希望著自己能夠有如此甜蜜而幸福的生活。因為,人們對愛情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
而當西方人握緊雙手仰望天空,在心里默默地向上帝祈禱著,他們只是希望上帝能保佑自己的親朋好友,讓自己的親朋好友過著平安無憂的生活。即使他們相信上帝不存在,卻也依舊會抱著那本《圣經》仰望天空,誠心地祈禱著。
人總在仰望,因為仰望可以讓人有一種精神寄托,可以讓人有無限的遐想,可以使人產生美好的期待。而仰望,卻也是在回憶,是在想念。
仰望,我憶起了月亮,想到了古人借月思鄉、思人。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生計或者為了養家糊口而四處奔波著。而當他們在異鄉抬頭仰望天空時卻能喚起他們對家鄉,對親人濃濃的思念和回憶。無論是家鄉的人,家鄉的事或家鄉的物,甚至是家鄉的景,在打工仔或游子仰望時永遠是那么的美好。人們仰望,便是對古人望月思鄉的延續。
慢慢地走著,我似乎明白了我為什么仰望。因為我是想接受雨水的洗禮,把一天的悲傷,愁苦抑或勞累統統讓雨水帶走,讓它帶入塵埃之中。
興許,人們的想法和我有相似之處。在雨天仰望,讓臉頰感受雨水的溫柔,享受雨水的撫摸,接受雨水的洗禮,這或許就是對生活的一種解脫。
人為什么總在仰望?因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面對著如此復雜的世界,面對著人情世故,面對著生活的殘忍現實,唯有仰望,才能平息內心的些許慌亂與無助。
上一篇:澈水傳奇(二)、白虎使者
下一篇:姥爺:語不驚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