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存在的表現(xiàn)形式是文明,文明存在的表現(xiàn)形式是時代的新舊交替。
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如同一個孩子的緩緩成長過程,人類出生在這片土地的那一刻,文明尾隨著降臨于此間,文明的出現(xiàn)也昭示著時代的起步。當人類從石器時代走到奴隸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文明也歷經(jīng)嬰兒期、童年期、青春期。這就是說活在當下的人類被灌輸?shù)纳钅J絹碜杂谔幵谇啻浩诘奈拿黧w制。在這藍色的星球上、先出生的人類創(chuàng)造了文明(摘葉遮羞、鉆木取火),這文明教會了后人如何生存。
后人在此基礎(chǔ)上又將文明引導向前,衍生出新的文明(織布、煮飯)?;赝兰o至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你我可以感受到人類正處在文明邁向青年期的分水嶺中,當然,這里是拿中國的境況來講世界,其他疆域的分水嶺也許早已出現(xiàn)(像美國),也許還未形成(像朝鮮)。有詩言: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因此由一個國家的境地是可以映射出當今世界的文明雛形。
眾所周知,人生而平等,可社會越是往前行走,不平等的東西就越是增多。從最初社會倡導平等的時候,人類就仍有高低貴賤之別。“高等”的人似乎就是那些名字前帶著很長稱呼的,低賤的人仿佛用乞丐兩字就完全展現(xiàn)出來。人們對清潔工、農(nóng)民工、下水道工人是不屑的,頂多敬而遠之,孰不知在某種意義上,這些人也是撫育了我們的。
在人類出生的時候他們?nèi)菑埌准?,那是誰在這紙張上寫下了密密麻麻不成為的規(guī)定?因這規(guī)定才讓他們做出了上面的行為。在此處種下苦果的正是來自他們接受的教育,教育讓他們對人類有了高賤之分,教育是時代的產(chǎn)物,而時代又是舊時代的人一手一手捏造到如此地步的。時代影響著人類的思想讓他們不可能跳過這個時代去思考以后的世界;人類又制約這時代的進程,讓它無法提前流向下一個階段,最終這些如絲的關(guān)聯(lián)交織后呈現(xiàn)出這么一個世界。人類為什么要將子女撫養(yǎng)成年后,還要考慮他們更長遠的事情?父母自己不應當有自己的幸福嗎?還是說僅僅因為他們背負著父母兩字?人類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種動物,孩子有了覓食的能力就應當讓他們?nèi)ネ饷娴氖澜?,家庭遲遲不肯放手想給孩子更多,最終待后天他們自己的獲取能力不足時,孩子就開始咒怨這個時代,甚至自己的父母。
從一九二零年到二零一零年
這幾十年里,這九洲大地上大致經(jīng)歷了三代人的交替——中國成立前、文化大革命前、改革開放后。我,屬于第三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的人,接受的是五愛教育,可在他們成長到青春期的時候,社會上新興了一種事物,這使思想活躍的他們不免對舊的文明有了新的思考?;钤谛聲r代下,我體會到了舊人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夾雜在新舊更迭的同齡人的苦悶之處。若回憶一百年前的事于我是太過遙遠,也無法清晰的撲捉各種事物的形態(tài)。
為此,我只好選擇從上一代人開始講述。一九六零年到二零一零這五十年間,六零后和八零后作為兩代典型的人物,他們分別是勤勞與享受的代名詞。在人們眼中六零后作為建國初期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勤奮、樸素,時代背景教他們勞作才是一個人最光榮的事;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新人一出生就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是現(xiàn)成的,他們的時代告訴他們誰最會享受而又有能力從眼前的時代里索取更多,誰就是最成功的??梢哉f,六零年代是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建造了一個神秘的城堡;八零年代是在這鋼筋森林里尋找另外一種生存的出口。
六零年的人一無所有卻活的豐潤、自足;八零年的人擁有一切卻時刻感受生存下去是個問題。六零年的人對后代有多么大的期望,八零年的人就能做出讓前輩有多么大的失望。到底是哪里出了錯,讓他們之間的隔閡無邊無際,讓他們的初衷了無影蹤?
思想回轉(zhuǎn)幾圈之后,得到的問題很多卻無法去立刻入手扼殺。為此,我想從根本上顯現(xiàn)出這個世界的模樣,讓人們一起對它有更透徹的了解,然后找出是它的哪一層面在頃刻間扭曲患下了癥結(jié)。那么,你我就從一個村莊出發(fā)來梳理出這個世界的所有原委吧。
上一篇:那些年,我的“六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