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物理教育名家 物理教育教學讀書筆記篇一
2.《同步衛星的發射》讀后感:人造衛星繞地球的周期和地球 的自轉同步稱為同步衛星,它的優 點是使用者只要對準
人造衛星就可 進行溝通而不必再追蹤衛星的軌道。本文主要是簡述同步衛星的發 射過程及
有關的物理原理。
發射同步衛星需要高超的技 術,一般總是先使它經過若干中間 軌道,然后才進入同步
軌道。發射的同步衛星一般用一個中間軌 道,也有用兩個或三個中間軌道其中用一個中間軌
道的同步衛星的發 射過程大致分三個階段:
一、一般先用多級火箭,將衛星送 入近地圓形軌道,此軌道稱為初始 軌道;二、當衛星飛臨赤道上空時,控制火箭再 次點火,短時間加速,衛星就會按橢圓軌 道
(也稱轉移軌道)運動;
三、衛星飛臨遠地點時,再次點火 加速,衛星就最后進入相對地球靜 止的軌道。 地球同步衛星常用于通訊、氣象、廣 播電視、導彈預警、數據中繼等方面,以 實現對同一地區的連續工作。在遙感應用 中,除了氣象衛星外,一個突出的應用就 是通過地球同
步軌道上的4顆跟蹤和數據中 繼衛星系統高速率地傳送中低軌道地球觀 測衛星或航天飛機
所獲取的地球資源與環 境遙感數據。同步衛星在我們的生活中起 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3.《激光干涉儀》讀后感:干涉儀是根據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精密儀器之一。 在邁克耳孫干涉儀的基礎和上作各種改進,便可設計成各 種干涉儀。其中,激光干涉儀在當前應用很廣泛。 本文主要介紹了激光干涉儀的基本構造和激光干涉 儀測微小長度的方法。通過對其原理
的了解,我對激光干涉儀有了相對深 入的認識,而且更利于對其使用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物理教育名家 物理教育教學讀書筆記篇二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完了《物理的妙趣》這本書。書中有很多奇妙的現象和物理知識,這本書中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問題,讓我愛不釋手。
就如這個問題:“早上八點,自遠東的海參崴起飛,能在同一天早上八點到達莫斯科嗎?” 看到這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說:“別開玩笑!”因為畢竟要在同一天早上八點到達啊!但其實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海參崴和莫斯科有九個小時的時差,而兩地又相差約9000千米,所以這只要利用噴氣式飛機達到每小時1000千米就可以了。
怎么樣,是不是很奇妙?還是讓你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其實,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莫過于“游戲實例”了。這些游戲有很多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中就能操作的起來。就如其中的“無底的杯子”。
這個實驗只需要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和一些硬幣就可以了,實驗時只需要將硬幣輕輕地放在杯子里,隨著你放在杯子中的硬幣越來越多,你會發現,這個杯子簡直就像是一個無底洞!同樣如果你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水面越來越鼓了,其實如果你用的杯子的底面直徑是硬幣的四倍的話,一枚硬幣的體積其實只有鼓起的水面的十六分之一!
讀了《物理的妙趣》這本書,豐富了我的知識面,讓我了解很多物理知識,也讓我懂得,物理其實很奇妙,而我如果想學好物理,就必須認真學習物理,多讀課外書。
物理教育名家 物理教育教學讀書筆記篇三
1、紅外技術的物理基礎及其軍事應用
紅外線是由于物質內部分子振動和轉動能量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它是一種電磁波,處于可見光譜紅光之外,特點是熱作用顯著。紅外線的波長介于可見光與無線電波之間,從0.76~1000?m,可分為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極遠紅外四個波段,具有紅外光電效應、紅外輻射、紅外反射、大氣傳輸特性四大特性。紅外光電效應是紅外技術得到應用的關鍵,通過光電效應轉換可使人眼看見紅外線照射的物體。紅外輻射差異體現了目標與景物的溫度分布,通過光—電—可見光轉換,稱謂可見光圖像即可從復雜的背景里識別目標。能透過或能較多透過大氣的紅外波段稱“大氣窗口”。三個大氣窗口有著不同的應用。軍事上,紅外夜視、紅外制導、紅外偵查、紅外火控、紅外雷達、紅外通信、紅外隱形等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紅外夜視即借助于光電轉換器,把紅外線轉變成可見光以實現夜間觀察。主動式紅外夜視利用人眼對紅外線不起視覺效應的物理特征,讓紅外線在敵我空間傳遞信息。被動式紅外視儀也可叫熱像儀,本身不帶紅外光源,依靠姐艘目標發射的紅外線而成像,是目前最先進的夜間視器材。它有三個突出的優點:不易被對方干擾、作用距離遠、穿透性較強。 紅外成像制導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紅外制導前部裝有紅外引頭,導引頭接收目標的紅外輻射,經處理產生能控制導彈飛行的電信號,把導彈引向目標,提高命中率。
紅外偵察優點:能24小時工作;能適應不良天氣;能提供定時信息;能把捕捉目標和攻擊結合起來;有遠距離探測和透過能力;能識別偽裝;排除電子干擾等。是實現紅外偵察的一種重要方式。
紅外技術在火控系統中的作用是進行目標搜索和跟蹤。與激光測距儀結合可以獲得目標距離,在近距離內正好填補了雷達的空白,其未來的應用將非常廣泛。
利用紅外技術研制的新型紅外雷達具有搜索、跟蹤、測距等多種功能,精度很高,可達幾分的角精度??捎脕砭淇罩小⒌孛婊蚝I蟼刹旒皩Ш?,配合武器系統投射,測量并記錄洲際導彈的運動軌跡等。
紅外通信保密性高、通信距離遠。軍事后勤方面,利用紅外技術可診斷治療多種疾病、加工食品、烘干噴漆;利用紅外測溫儀或熱像儀可實行不接觸檢查輸電線路的鼓掌;利用紅外報警裝置可警戒、監視敵情等。另外,紅外技術還可用于氣象測量、測距的、紅外引信等。 紅外隱形技術采用熱抑制技術降低乙方的紅外輻射能力;施放紅外誘餌,設置假目標。
可以保護己方的軍事目標,同時還能消弱敵方的力量。
2、降落傘與跳傘塔
截面積為a,流體中以速度v,р是流體密度,c稱為阻力系數,一般來說,阻力的大小與圓柱體表面積的形狀及表面的光滑程度有關,通常把阻力公式寫成
fr=cpav2=bv2(b=cpa)
阻力系數可由風洞實驗確定。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傘勻速下落,此時的速度即終極速度為v∞=mgmg ?bcpa
跳傘塔建造高度要根據跳傘員下落的距離y與下降速度v的關系來確定。
mdv22=v??v bdt2mv?m1n2?1n此式通過變量分離與代換、積分可得y?2bv??v22cpa1?v?1???v???2
即跳傘員由靜止開始下落的路程與速度的關系。將實際數據代入可得跳傘塔建造高度。我國現有傘塔高度為25~85m。
3、洲際導彈的射程普通物理學中拋射體運動的方程式為
x?(vocos?)t,y?(vosin?)t?12gt 2
vo是初速度,θ為初速度的仰角,y的方向鉛直向上,而x是與它垂直是一個固定方向的坐標。把洲際導彈的運動近似地看成是繞地球中心的勻速圓周運動與垂直于地球表面的上拋運動的疊加,把前者看成是“水平”方向(“x方向”)的勻速運動,后者看成鉛直方向(“y方向”)的勻變速運動。洲際導彈繞地心o的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可近似認為是地球半徑r,故這一運動的向2v0cos2?心加速度為。兩種運動疊加后,導彈在y方向的加速度為。
4、gps的原理與應用全球定位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部分三大部分組成??臻g部分使用24顆高度約2.02×10km的衛星組成衛星星座。衛星的運行軌道均為近圓形軌道,運行周期約為11小時58分。衛星上裝備有相當高精確度的銫或銣原子鐘,藉此精確的時間方可得到從衛星到接收機精確的距離。當收到四顆衛星的信號時,可做三維空間的定位。全球定位系統的地面監控部分包括五個監控站、三個主控站和一個注入站。全球定位系統的用戶部分可以是一個手持型或是安裝于載具上的gps接收機。
上一篇:2023年心理名著讀后感1500字 心理名著讀后感600字左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