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是湖南望城縣人,出生貧苦,年僅七歲就成了孤兒,貧苦的生活環境養成了他成年后生活簡樸的,習慣。
1956年,高校畢業的雷鋒懷著滿腔的熱情,積極投身國家的建設中,回報祖國。雷鋒應征入伍,懷著主人翁的態度,時刻想著為國家分憂解難。
1962年8月,雷鋒因公殉職,不久,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都熱情地為雷鋒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這個名字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簡介雷鋒生平,了解雷鋒事跡。〗
現在,這個響徹中華大地的名字,將激勵我們95可改為:90后新一代的年輕人。為了號召人們積極向雷鋒學習,國家領導人將每年的三月定為學雷鋒月。而在我們心中,向雷鋒學習并不能只在三月,要永久的學習雷鋒的螺絲釘精神,雷鋒精神應在我們心中永存,要把雷鋒精神永遠地發揚光大。
常言道,做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雷鋒一輩子時時想著做好事。雷鋒一生默默無聞地做了大量的好事,可以說是好事做了一籮筐,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了不平凡的事,他說:“我覺得一個人活著,就是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
雷鋒的一生非常節儉,一雙襪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中生活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像他一樣過著節儉的生活呢?而又如此的浪費呢?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珍惜有限的資源,化不可能為可能,時刻想著為人們服務,這才是現在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把雷鋒精神落實到實處。〗
“學雷鋒建議改為:微行動,酷力量,學習雷鋒好榜樣”,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中閃耀,我要以這句話為座右銘,讓它時刻警示著我,學習雷鋒的螺絲釘精神,過著節儉的生活,并為保護環境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還要節約資源,實在是一舉三得呀。讓我們一起學習雷鋒吧。〖結尾恰到好處地點明中心,語言樸實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