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生機的校園里,總有一塊被人忽視令人避之不及的對象,那就是差生。
一提起差生,那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面對差生,不僅老師不喜歡,同學們也一個個避之不見,在學習上,處事上無論怎樣做,得到的總是老師的白眼,同學們的挖苦,連自己的人格尊嚴都不得保障。
差生真的差嗎?
其實不然,翻開史冊,我們不難發現,有許多扭轉乾坤的著名人士,在上學時,是被老師公認為是“毫無前途的笨蛋”。
大發明家愛迪生,8歲時入學,由于聽不懂老師的話,而被稱為“不折不扣的糊涂蟲”,誰又能猜知,他的結果是“平均15天就有一項發明的天才”。
居里與他的夫人是發現放射性的鐳元素的兩個大人物,但它們在學校卻被稱為“傻蛋”。
像這樣的例子不計其數,它說明每個學生的各方面都在發展著,差生也不例外,我們不能認為差為永遠是差生。那只是暫時的,并不能永遠都會不變的。
差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