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小時候父母工作忙,便將我“寄放”在外婆那兒。外婆也曾到上海來過。可她說,這兒金錢味太重,節奏太快,人情味太少。
便自個兒收拾好了東西住回了鄉下那個小村中。在我看來,那簡直是個天堂。小鳥在天上飛過,金黃色的稻田連成片,清澈的小溪在林中淌過。最使我開心的,是左鄰右舍的熱情與大方。玩累了,摘顆東家的果子,搬個西家的西瓜,從來沒有人會責怪你,只會笑咪咪地問你:“甜不?”記得有一次,我在后山上嬉戲,開心極了,蹦呀,跳呀,與鳥兒歌唱,與蝴蝶跳舞。不知不覺天黑了,我摸了摸早已餓了的肚子,正要下山,卻發現四周的景物都很陌生,我迷路了!我急得哭了出來,無助的我在又累又餓的情況下暈了。一會兒,暈乎乎的我被一聲“姐姐”帶回了小山中。一看,是鄰家的小妹。“姐姐,你原來在這兒呀,村里人急壞了,連晚飯也沒吃都提著燈籠來找你了,”她眨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掏出一熱氣騰騰的饅頭,“姐,你餓了吧!這是二姨給我做的饅頭,你吃吧!”我接過饅頭,輕輕咬一口,淚水出來了。遠處橙色的燈光伴著“妮子,妮子……”的呼喚,讓淚水盈眶的我不禁倍感溫暖。那夜,月光格外皎潔……現在的我已長大,小村留給我的是一個美好的回憶,而鄉里人一張張淳樸善良的笑臉伴著我度過了童年。
那夜溫暖的燈光和那皎潔的月色也化作一葉扁舟留在了我記憶的長河中,每每想起,總有一種溫暖的感覺直達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