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杜甫可真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呀!以前,我蠻討厭杜甫的,首先說他的名字杜甫,在我面前呈現(xiàn)的是一塊水靈靈的豆腐。他又被人稱為“詩史”,我又想起了“詩。。
。。。
。屎”,但老師馬上解釋“史”不是你們想象的那個東西,而是“歷史”的“史”,我還不屑一顧,還尊稱他為“詩屎”,哈哈!老師講到了他的憂國憂民,我開始對他有好感,慢慢地我開始了解他,可心里還是有許多的疑問,為什么他會那么憂國憂民?
我看了他的簡歷,以為他非常之威武,可他的畫像卻是一個面黃肌瘦的人,以為他非常之年輕,可畫像上卻是一個像是連路都走不動的老公公。我心里自我安慰:“沒關(guān)系的,即使長的不咋地,但有高尚的品德也好呀!”我漸漸地熟悉了他,知道杜甫為什么要為百姓減輕負(fù)擔(dān)!為什么要那么忠心地對待當(dāng)朝昏君?還明白了為什么他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wù)!這些問題,我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他的品德高尚!”老師又告訴我們杜甫一生是怎么渡過的,我從中發(fā)現(xiàn)杜甫其實蠻憂國憂民的,隨著我對杜甫了解的越來越深入,使我也越來越崇拜他了。于是他就成為了我的干爹!不是什么人都能當(dāng)上我的干爹,他必須得品德高尚!能體現(xiàn)他憂國憂民的詩舉不勝舉,我印象最深的是《春望》。
他寫的第一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干爹心想:國家快滅亡了,山河依舊存在,但長城里卻是荒蕪人煙了,第二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平時無論什么人看見花,就高興,聽到鳥嘰嘰喳喳的叫聲蠻歡樂的,可干爹不是這樣:他看到了花就想流淚,聽到了鳥鳴就感到心碎。因為他心中有太多為百姓們的憂傷,為國家的破碎而愁更愁!第三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干爹內(nèi)心是多么希望戰(zhàn)火停止呀!多么希望家人能寄來一封信呀!“抵萬金”可見故鄉(xiāng)寄來的信有多么珍貴啊!第四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干爹想到那些百姓們,男的要抓去當(dāng)兵;女的就被蹂躪;老人、小孩都忍饑挨鋨的過日子;老百姓到處躲避戰(zhàn)爭,連土地廟都成了難民避難所了!想著想著,覺也睡不著,頭發(fā)一天比一天白,一天比一天少,最后少得連簪子也插不起來了!這時他的額頭上又多了一條條皺紋,眼角又多了一行行淚!
也許是因為受了干爹的影響,使我越來越想為國家奉獻(xiàn)也一份力量,使我越來越關(guān)心國家大事,越來越想主動去了解國家大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